小李最終帶著無比晴朗的表情離開了我的辦公室。
今天,他已經(jīng)是一個重要部門的業(yè)務(wù)經(jīng)理,是公司不可或缺的骨干級人才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年輕人—那些職場“菜鳥”來說,其實浮躁不但不是某些過來人眼里所謂的“垃圾”,而是潛藏在這些年輕血液中的貨真價實的“金礦”,如果開發(fā)得好,將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轉(zhuǎn)化成至為寶貴的財富。
其實,只要我們能偶爾換個角度考慮一下,就不難想通這個問題。
何謂浮躁?就是不安分,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躁動的意思。
那么,為何會不安分,內(nèi)心充滿躁動呢?
因為世界上的誘惑多,腦子里想的事兒多,歸根結(jié)底,欲望多。
這是壞事兒還是好事兒?
天??!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兒!
如果人類沒有這項本能,恐怕現(xiàn)在還光著身子過那種茹毛飲血的日子呢!
可是,很明顯,現(xiàn)在年輕人身上的浮躁里面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
哪里出了問題?
問題就出在想法多、行動少,或行動亂。
有人說,這叫眼高手低。
此言不假,這確實是年輕人常犯的大毛病。
但也不全面,因為那些“眼高手不低”的主兒,那些一天到晚得瑟得昏天黑地,幾年甚至十幾年如一日得瑟個不停的主兒修成正果的似乎也并不多。
所以,這里面還有一個如何浮躁的問題。
這里的關(guān)鍵之一,就是堅持,而且是“一貫的堅持”。
就是說,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瞎堅持”,而是始終如一、矢志不渝的“傻堅持”。
“阿里巴巴”的馬云,“海底撈”的張勇,都是這種“傻堅持”的榜樣。
馬云,堪稱當今中國商界浮躁,甚至癲狂的典型。
他有一句名言:在最痛苦的時候我能“跪著生”。
跪著生,對于馬云這樣張狂的人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魄力啊!
一般人要是遇到了需要自己“跪下來”才能過去的坎兒,恐怕早就改弦易轍、另攀高枝了,可馬云卻用他的那股子傻勁兒,咬緊牙關(guān)堅持了下來。
最終,就是憑借著這樣的“傻堅持”,他成就了今天無與倫比的互聯(lián)網(wǎng)偉業(yè)。
現(xiàn)如今已然名滿天下的“海底撈”掌門人張勇當初也是個不安分的小青年,今天折騰老虎機,明天捯飭潤滑油,后天擺個攤兒賣麻辣燙,幾乎年輕人耳熟能詳?shù)哪切└≡甑幕顑憾几蛇^,腦袋上也撞了無數(shù)個包,可是當他終于找到了值得自己畢生從事的職業(yè)—開火鍋店之后,他也憑借著一根常人無法企及的“傻筋”,頑強地,甚至可以說頑固地堅持了下來。
試想,如果當初馬云和張勇對自己的浮躁產(chǎn)生了厭倦甚至是恐懼心理,只浮躁了一半兒就不敢浮躁了,趕緊托親拜友找個安安生生的國企或公務(wù)員什么的“好工作”安身立命下來的話,能有他們的今天嗎?
所以,年輕人還是浮躁點兒好,關(guān)鍵是要會浮躁,而且一定要堅持不懈,絕不能半途而廢。
但是,會浮躁,說來簡單做來難。
要靠我們這些過來人多幫忙。
不要老是說風涼話,輕易地用“浮躁”兩個字去刺傷年輕人的闖勁兒和干勁兒。相反,這些浮躁人的浮躁勁兒,需要我們這些做管理者的人去很好地呵護,付出最大的誠意去關(guān)懷,否則,等哪一天他們不浮躁了,徹底淪為了“老實”的員工,你公司中那些僅有的創(chuàng)新的生命力也就徹底消失了。
不過,由于這些浮躁的年輕人往往缺乏耐性,容易辦那種“狗熊掰棒子”的事兒,挨兩記悶棍、摔兩個跟頭就會變成蔫茄子,導致前功盡棄,總是難以修成正果。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他們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鼓勵他們堅持,再堅持。
一旦失敗,也不要輕率地將他們一棍子打死,一定要鼓勵他們振作起來,寬容地給予他們“重新來過”的機會。
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一天,那些曾經(jīng)因為浮躁令你頭痛不已的毛頭小子,一個個都出落成了一等一的人才,變成了能不停地給你下金蛋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