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收藏市場,一天比一天火爆。央視等媒體,什么“尋寶”、“鑒寶”、“一錘定音”等節(jié)目推波助瀾。拍賣會上不斷刷新的價格紀錄,讓人們瘋了。阿立一萬元出掉的那只清代竹林七賢竹雕筆筒,半年之后,人家三萬八千元賣掉了。
阿立妻子哭哭講講,哀聲嘆氣了一夜。她要阿立保證,以后一件東西都不能賣掉了。半年就損失了兩萬八!要是它以后漲到十萬、一百萬、一千萬,你怎么辦?
她開始動手了,把找得到的東西,一律放到大衣柜里鎖了起來。連阿立要看這些東西,都得向她申請。在她同意之后,方才打開柜門,拿出一件,看好放回去,再取出一件。
朋友之間互相欣賞彼此藏品,交流看法,乃至買賣,這太正常了,是常態(tài)。每當(dāng)有朋友到家里來,阿立都會有些尷尬。妻子心里不高興,難免會形諸于色。朋友進門就叫嫂子,嫂子的目光,卻滿是不信任。朋友說:“我是來向阿立大哥學(xué)習(xí)的?!鄙┳泳屠淅涞卣f:“我看你比他要懂得多!”言語之間,頗有防著阿立被騙走東西的意思。
某日來的一個朋友,不僅嘴甜,而且還帶來很多東西給嫂子。他居然還掏出一個玉掛件送給嫂子。玉雖不太,但很白很潤,很是可愛。嫂子心情大好,不僅沏了好茶,還端出水果招待客人。警惕性當(dāng)然也放松了。當(dāng)客人提出要看點東西的時候,她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同意了。
客人看中了一只手爐。爐為銅制,小小的,實際是一只袖爐。與普通手爐不同的是,它體量小,制作精,而且沒有提把。袖爐的品級,當(dāng)然要比一般的手爐高。阿立妻子小時候,腳爐見得很多。雖然現(xiàn)在有些古玩店,也有腳爐賣,但價錢很低,兩三百塊就能買到一只品相不錯的了。但手爐不一樣,哪怕是民國貨,白銅也好黃銅也好,最差的也要上千元。上品的,就沒法說了。幾千、幾萬都有。那袖爐呢,就更少更珍貴了。尤其是有“張鳴岐制”字樣底款的,雖說并不見得真是名噪一時的明代制爐名匠親制,許多時候也只是一個寄托款,但在銅爐收藏中,有款還是無款,并非無足輕重。只要不是今天補的后刻款。
客人對這只袖爐愛不釋手。他吞吞吐吐半天,終于提出求讓。嫂子當(dāng)然一口回絕了。客人又求大哥。阿立說,這還是要看你嫂子,她說讓就讓。
阿立雖然見多識廣,對手爐這類東西,還是有些輕視。他比較看重的是宣爐,也就是通常有底款“大明宣德年制”的銅香爐。客人既然喜歡,只要出價可以,就讓。但是,當(dāng)著妻子的面,也不好多說什么。
不管嫂子態(tài)度有多堅決,客人始終拿著袖爐不松手。軟磨硬泡,最后喊出五萬這個價,把嫂子著實嚇了一跳。
經(jīng)過了太多的歷練,阿立當(dāng)然老成,只在內(nèi)心暗暗叫好,默默希望妻子點頭同意,做成這樁買賣。
妻子幾乎被五萬這個價嚇呆了。在她看來,這件東西最多只值幾百塊錢。能賣到一千,已經(jīng)是了不得了。五萬?真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或者就是在做夢。
她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纯茨腥?,他面無表情,一副與己無關(guān)的樣子。她有點恨他。在她茫然失措的時候,她希望他能有主張?!澳阏f吧!”她明顯開始動搖了。五萬元的誘惑太大了。她讓他說,如果他說一個“行”字,哪怕只是點點頭,這筆交易也就成功了。但他不說。他把皮球踢還給她:“還是你看著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