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意識到此人正是圭多·卡瓦爾坎蒂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異教徒。他模糊地回答說:“我不是憑自己的智慧來到這里的,等在我身旁的人要引領我去見一位女子,而你的圭多當年對她心有鄙夷?!彼捴械倪^去時(forse cui guido vostro ebbe a disdegno)讓這位父親陷入迷茫和絕望。他的兒子死了么?但丁一時猶豫未答,靈魂見此,痛苦地跌回墳墓中。
法利納塔一直紋絲未動,絲毫未受此景影響,重又開始和但丁對峙。他說:“我黨長年放逐,讓我飽受折磨,勝過困在此墓中;但再過55個月后,你就會嘗到從放逐中返回是多么艱辛?!?/p>
這是對但丁將來遭到流放的預言。他還未及作答,法利納塔又問他為何佛羅倫薩人對他的后人如此敵視。但丁回答道:“因為他們還未忘記那場血染阿爾比亞河的大屠殺?!狈ɡ{塔嘆氣搖頭道:“那并非我一人之過錯,”他說,“議會做出摧毀佛羅倫薩的決定時,只有我一人反對議會,公然與之抗衡?!?/p>
但丁表達了困惑,而在解惑中表達了對圭多感人的告別,但十分隱蔽,讓人難以注意:“你們這些地獄中的靈魂,似乎能預見未來,但卻迷惑于當今?!狈ɡ{塔確認他們確實如同遠視之人,能看見遠處的事物,但當事物靠近時,卻變得模糊。但丁明白了剛才那個靈魂的迷惑,于是請求法利納塔轉告他,他的兒子仍活在世間。
在故事的時間框架內確實如此。然而書中人物但丁卻并不知道圭多也將很快遭到流放,該宣判是但丁作為執(zhí)政官親筆簽署的,最終導致圭多的死亡。這也是一個隱蔽的預言,而圭多的父親卻不可能預見,因為這是即將發(fā)生的事情。但那個傲慢的皇帝黨人,雖然身為圭多的岳父,卻毫不關心,但丁又過于痛苦,無法直白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法利納塔和老卡瓦爾坎蒂交談時,但丁都用了敬語“voi”,而那兩位稱呼但丁時用非敬語“tu”。但丁在和布倫內托·拉蒂尼、圭多·魁尼柴里、他的十字軍戰(zhàn)士高祖卡卻亞奎達,以及貝特麗采(除了在告別禱告里)都用了敬語。這反映了但丁時代的社交禮儀。但他對維吉爾雖然崇敬有加,卻一直使用更為親昵的“tu”,表達了兩人之間的親密關系。
1300年對于基督教世界意義非凡。教皇波尼法爵八世宣布了大赦年,所有前往圣彼得和圣保羅神殿朝圣并充分懺悔罪惡的人都能得以寬恕。如此大規(guī)模的寬赦史無前例,這一政策影響巨大、且效果立現。羅馬全年都擠滿了來自歐洲各地的朝圣者。佛羅倫薩人也大批出動,或騎馬、或乘車、或步行,一路上,夜宿客?;蛘咧苯勇稜I。這些人中便有喬萬尼·維拉尼。他如此有感于羅馬之見聞,以至于決定寫一部編年史,正如500年后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端坐于古代廢墟中時,決定提筆寫一部羅馬帝國的衰退與滅亡史一樣?;叵肫湟娐?,維拉尼這樣寫道:
我前往圣城羅馬朝圣,目睹了城中偉岸、久遠的建筑,閱讀了維吉爾、塞勒斯特、盧坎、提圖斯、瓦列利烏斯和奧羅修斯等大師們筆下描繪的羅馬人的豐功偉績。我暗下決心要為后人保存這些紀念。
維拉尼估計大赦年里每天都有20萬人涌上街頭。他自己也冒著被踩踏的危險。另一位編年史作者,阿斯蒂的古列爾莫·凡土拉(Gudlielmo Ventura of Asti)估計全年朝圣者達約兩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