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識一個時代,首先要認識這個時代的藝術家們?nèi)绾紊妗?/p>
對于藝術來說,現(xiàn)在的時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稱為藝術家的時代,到選秀的舞臺上走一遭,將隨口說的話排成詩行,乃至脫得一絲不掛在大街上招搖過市的,都標榜自己是藝術家,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上電視都被尊為“德藝雙馨”。然而,這又是一個缺少藝術家的時代,真正的藝術家沒有了,或者即將沒有了。
筆者有點悲觀地認為,相對于民國,我們的時代終將只剩下技術,而失去藝術,之所以這樣說,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文化傳統(tǒng)的斷裂。
我們這個時代生產(chǎn)效率提高了,讀書效率卻降低了,以前的人讀三五年的書,就能夠做到溫文爾雅、出口成章,現(xiàn)在很多人從小讀到大,還只是一個識字的“文盲”,人文修養(yǎng)一塌糊涂,此乃傳統(tǒng)斷代之惡果。
在民國,人們評判一個藝術家品格高下的重要標志是看他有沒有“書卷氣”,齊白石、梅蘭芳在各自的領域內(nèi)已經(jīng)是一覽眾山小,但仍然每天手不釋卷,他們讀書之多、學養(yǎng)之厚,足以讓彼此領域的后繼者自慚形穢。
反觀當下,人文精神的墮落以藝術領域為最,看看學校里去學藝術的學生幾乎都是文化課不行、讀書讀得差的就知道了。以前的人是因為文化修養(yǎng)高才去搞藝術,現(xiàn)在則相反。于是,兩個時代的藝術境界高下立判。
第二,天地自然的疏遠。
民國的藝術家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他們的藝術中蘊含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理念。李瑞清“黃山看云,泰山觀日”,齊白石“五出五歸”,張大千“老夫足跡半天下”,梅蘭芳在四合院中養(yǎng)鴿子來鍛煉自己的眼神,他們的藝術能入化境,正是做到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今卻不然,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個“火柴盒”里,上不見天下不著地,難沐天光,不接地氣,作品中缺少天地之靈氣,怎一個俗字了得!
縱有名山大川,不是被圈起來收錢,就是被霧霾籠罩而失去了原來的面目,況且現(xiàn)在哪里都人滿為患,原本清凈修身之地到處是一派喧囂與嘈雜,五音五色使人耳聾目盲,哪里還能有所得。
第三,生命體驗的弱化。
民國的藝術家普遍歷經(jīng)磨難、飽受憂患,他們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曲線,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大多生活在直線的生命模式當中,缺乏深刻豐富的生命體驗,使得藝術家的作品越來越蒼白。
在齊白石七十八歲這一年,他的老婆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也在這一年,他最喜愛的聰明伶俐、年僅五歲的幼子因病去世了。與之類似的是,1938年,豐子愷攜家?guī)Э谠谌毡救说呐诨鹬刑与y,難關重重,隨時有轉(zhuǎn)于溝壑的危險,他的妻子卻在這個時候又給他添了一個兒子。在同樣的時刻,有戰(zhàn)亂別離的苦痛,也有新生命誕生的喜悅,這在那個兵荒馬亂、醫(yī)療落后的時代并不算什么新鮮事。如此強烈而深入骨髓的生命體驗,恐怕現(xiàn)在的人很難感受得到。
“士先器識而后文藝”,傳統(tǒng)的斷裂,自然的疏遠,生命體驗的淡化是這個時代的藝術家致命的缺陷。我認為,從藝者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曰匠,二曰家,三曰師。匠者,只知一味地模仿與因襲,作品里面沒有自己的靈魂;家者,在某一方面卓然有成,且有自己的東西在里面;師者,戛然獨造,且道德技藝皆可為后世師表。無疑,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年代,而我們的時代,師則無,家很少,大部分人還停留在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