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真物語

寫真物語II:日本攝影1969—1989 作者:黃亞紀


我不認為人類可以只觀看事物的既有形態(tài)。

我們受被稱為意識的地獄、被稱為主體的亡靈所囚禁。

但必須超越意識、超越主體,不間斷地把視點往具象化的方向、具象化的彼方望去。

美學、造型,是攝影家的首要敵人。

——中平卓馬,《先制的一擊》,《早稻田文學》,一九七七年

所謂的攝影,是將時間“切下”的行為,絕對不是“表現(xiàn)”世界的行為,把我的美意識、我個人的世界觀表現(xiàn)出來的,是相機那最無用的道具。唯有遠離那貌似深遠的藝術,攝影才能成立。攝影不過是與一刻也不停留的外部世界無止盡的相遇后,不停地把因此誕生的“發(fā)現(xiàn)”與“認識”化作“瞬間”定格下來的媒體罷了……

攝影家, 以鏡頭燃燒著“ 明天”。攝影家的現(xiàn)場, 是在昨天與明天的交會, 手持一臺相機佇立的“今天”。

——森山大道,《由一臺相機開始》,一九八三年

攝影,首先一定要從拍攝自己所愛的東西開始,并且一定要一直拍攝下去。

只要持續(xù)拍攝自己所愛的東西,就能逐漸把自己的心情,也拍攝進那些照片中。

所謂的攝影,就是連拍攝者的心境也拍攝下來的東西。

很可怕的喔,攝影,可是會暴露自己的呢。

——荒木經惟,《我的攝影哲學》,《高二時代》,一九七六年

當我們窺視,藏匿在腦抽屜里的過去便逐一蘇醒。

“藝術的創(chuàng)造與白日夢相同,既是兒時嬉戲的延續(xù),也是它的替代物”,弗洛伊德的話,果然是正確的。

——須田一政,展覽文Sign,二〇一一年

所謂的女星,要能夠自戀、打扮、包裝,然后極度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女星,才能變?yōu)檎嬲呐浴5侵挥羞@樣是不夠的。我還要使用寫真力,讓她更上層樓。讓偶像更是可愛的偶像,讓女星更是美麗的女星。也就是在謊言上再撒另一個謊言。

這個時候,真正的偶像、女星現(xiàn)身了。

我完全不認為拆掉面具就能夠得到真實。唯有在面具之上再戴上面具,才能獲得那人的本性。

——筱山紀信,《藝術新潮》,二〇一二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