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城是離青云山最近的一座城池,兩地間的路途不算太遠,但普通人身無道術(shù),至少也要走上半日,畢竟青云門乃是世外修道之地,不會與俗世喧囂離得太近。
只是這一路走來,本來王宗景還沒在意,漸漸地便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這同行的三人表面上看著沒什么,但行走的速度卻是不知不覺中比往日快了許多。而無論是哪一個,甚至包括小鼎,都沒有在臉上露出絲毫疲累之色。當河陽城高聳的城墻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時,王宗景看了看天色,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心想滿打滿算,從青云山走到這里,只怕最多只花了一個半時辰。
這段日子以來,特別是王細雨偷偷贈予他一葫蘆"養(yǎng)元丹"后,盡管對那種凌遲苦痛仍有幾分心悸,但為了將來能夠順利拜入青云門,王宗景還是咬緊牙關(guān),開始修行那種小鼎父親修改后的古怪法門。
依然是痛得死去活來,依然是凌遲如千刀萬剮、生不如死的感覺。但是在這等常人難以忍受的苦痛背后,養(yǎng)元丹果然還是發(fā)揮了屬于仙家靈丹的妙用,補神固氣、養(yǎng)元調(diào)息,讓他能夠迅速地從修煉完成后的疲憊中恢復過來。同時,這種古怪的修煉法門對王宗景的道行增益也是十分明顯的,雖然并沒有夸張到一蹴而就修成清風訣第二層,但靈氣錘煉肉身的感覺,還是以王宗景幾乎能夠感覺出來的速度在迅速積累著。
至少這兩日中,每次他去后山攀爬森林巨樹時,便感覺自己無論力氣、敏捷乃至柔韌性都有不小的增長。長此以往,想必仙家道術(shù)的大門遲早會為他打開的。
不過以他如今身軀之壯健,行走了這般長的路途到達河陽城后,無論是小鼎還是仇雕泗,都沒有落下。說實話,對小鼎這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小家伙,王宗景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但是對于仇雕泗,此刻站在河陽城城門前的王宗景便有幾分刮目相看的意思了。也不知道這個性子孤僻的少年是參加青云試前就有幾分基礎(chǔ)呢,還是天生就是根骨奇佳的天才,修道進境奇快。
可是當初似乎也沒聽巴熊說起過那些個漸漸已在青云別院中聲名傳開的天才中,有仇雕泗的名字啊!
進入河陽城中,老遠便聽到一陣喧鬧之聲,只見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路上行人如蟻摩肩接踵,真是熱鬧非凡。這個時候,小鼎滿眼所見的盡是新鮮東西,小孩兒的心性頓時暴露無遺,欣喜得到處亂跑,瞅瞅這個又看看那個,興奮不已。
王宗景與仇雕泗對望一眼,都是無奈一笑。不過小鼎平日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愛玩愛鬧的性子,兩人倒也不奇怪,反正就一直跟在他身后走著,看著這滿城喧囂,俗世繁華,也是另有一番滋味。
就這么走了一會兒,便聽到前頭遠處忽地傳來一陣鑼鼓喧天,隨即而起的是"噼里啪啦"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把周圍一大片人都嚇了一跳,就連一直跟在小鼎身后的大黃、小灰也是一個機靈。小鼎一溜煙跑了過來,舉頭踮腳地張望,無奈個子還是太小,怎么也看不到前頭的熱鬧,情急之下拉著王宗景道:"王大哥,抱我,抱我。"
王宗景哈哈一笑,彎腰一用力,只覺得入手頗有幾分分量,小家伙還挺沉。隨即一個發(fā)力將小鼎高舉過頭,干脆直接讓他騎坐在自己的脖子上,笑道:"現(xiàn)在看到了吧?"
小鼎鼓掌哈哈大笑,指著前頭笑道:"是,是,你們看,那是迎神的隊伍呢。"旁邊坐在大黃背上的小灰看著也激動起來,猴性好動只有比人更厲害的,這時左看右看,"吱吱吱吱"叫了幾聲,忽地也是竄了過來,隨便抓住王宗景的衣物褲子,嗖嗖兩下就爬了上去。王宗景都沒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小灰就輕而易舉地爬到了他的肩上,然后"呼"的一聲,有樣學樣,抓著笑嘻嘻的小鼎的身子,也坐到他脖子上去了,然后舉手遮目,學人一般作遠眺狀,看起來滑稽得很。
"啪"的一聲,是小鼎不樂意了,伸手把灰毛猴子拽了下來,抱怨道:"小灰,你太重啦!以后別跟大黃似的,整天就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