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jīng)》記載,在這關鍵時刻,耶和華親自指示給摩西和亞倫怎樣去做,為他們添加信心。此后的四十多年,以色列人同樣給摩西和亞倫許多的指責和難題,但每次都有上帝親自的安慰與鼓勵,才使他們戰(zhàn)勝了眼前的困難,帶領以色列族人回到“流著牛奶與蜜”的迦南故鄉(xiāng)。
義憤填膺的摩西和亞倫再次進宮去見法老。此時法老正由于自己略施小計弄得以色列人內訌而沾沾自喜。對摩西和亞倫的求見,他更愿意理解為奴隸的求告,被征服者對恩賜的乞討。作為高高在上的君主,梅尼普塔繼位于帝國大廈風雨飄搖之中,他已經(jīng)對真正有戰(zhàn)略意義的征服十分陌生了。一些地區(qū)性的起義和沖突結束,將軍們給他帶來的,與其說是勝利的凱歌和榮耀,倒不如說是愈來愈沉重的心情和大廈將傾的恐懼。而此時來求見的兩個希伯來人就不一樣了:一個民族在他略施手段下就輕易地屈膝投降,這難道不令他感到快樂么?人口如此眾多的以色列人居然如此溫順,法老對他們的看法似乎憐憫多于蔑視——在法老的眼睛里,希伯來人大概天生就應該是奴隸。
法老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在摩西他們屈膝投降的時候,他大度地給予以色列人赦免。然而,事情的發(fā)展令這位苦命的法老目瞪口呆。
一般來說,在強權面前講理是沒有用處的,而武力的使用又會使生靈涂炭。摩西來到埃及的目的不是發(fā)動一場人民起義,而是要拯救自己的民族。如今,以色列人和埃及人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幾乎達到了頂峰。摩西此次進宮如果是來質問與指責的,恐怕以色列人的命運會更加悲慘。大凡兩國為敵也好、兩軍交戰(zhàn)也罷,弱的一方往往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手段達到戰(zhàn)爭所難以達到的目的。既然如此,不妨先來一點技巧性的東西,讓法老害怕——摩西把手中的杖扔在地上,手杖竟然變成了一條蛇!
埃及人是多神崇拜的拜物民族,在埃及人眼睛里,蛇是神圣之物,如今,摩西變出來一條蛇,既有神秘主義色彩又有本土宗教意義。梅尼普塔法老是個不信邪的人,他胸有成竹地找來兩個宮廷術士,他們倆也可以變出蛇來——第一次交鋒,雙方比分1∶1,平局。
法老對逃出去40年的摩西雖然有些吃驚,但依舊不以為然——看來希伯來人的領袖不過如此,就是一個耍蛇的術士罷了。
那兩個埃及術士的名字叫做雅尼(Jannes)和佯庇(Jambres)。古埃及的術士往往是來自埃及神廟的宗教人士。這些人會在一定程度上驅動神秘力量做出一些超乎尋常的事情。事實上,當摩西進一步展示力量的時候,兩個埃及的術士也曾經(jīng)做過兩次對抗,但最后不得不承認:摩西所倚仗的力量實在太強大——居然說出“這是上帝的手段”這樣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