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選擇高效話語

動人心扉的對話法 作者:【韓】尹治英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英國著名首相丘吉爾的一番激情演講,展現(xiàn)出了他卓越的語言才能。他的著名演講號召英國人民把危機轉(zhuǎn)換為“絕好的時機”,鼓舞了人心,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勇氣。他和英國人民一起,把希特勒自詡為天下無敵的妄想砸了個粉碎。

我們所獲得的絕大部分信念都是隨話語生成,隨話語改變的。領導人權(quán)運動的馬丁· 路德·金曾懷著迫切的愿望,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xiàn)其立國信條的真諦。”

這篇感人至深的演講使人們的心田流過一股暖流,深深地打動了人心。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長河中,偉大演講家們的話語有多么的動人心扉。但鮮為人知的是,話語在促進自身行為時,給人帶來的莫名感動與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

說話重在選擇。選擇正確的話語,能引人入勝;而選擇錯誤的話語,卻會在瞬間摧毀良好的關系。例如,細想一下“討厭做”“討厭學習”等與“討厭”或“不滿意”有關的習慣用語,再想一想“好”“滿意”等積極的用語,就能在瞬間感受到兩者的巨大差異。

另外,使用含有豐富情感的話語,就像變魔術(shù)一樣,能改變自己及他人的情緒狀態(tài)。例如,比起“沒有要批評的地方”“做得很好”會給予人更強烈的舒適感。詞匯缺乏的人,在生活中也會過得貧乏。相反,詞匯豐富的人情感也比較豐富,生活自然絢麗多彩。

習慣性話語,即為了描述生活情感而頻繁使用的語言,即使稍微改變一點點兒,也能改變一個人的感受方式、思考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人類的思考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事物,另一種則是以消極的態(tài)度看待事物。前者被稱為PMA,后者被稱為NMA。所謂PMA,即“否定式的思考方式”。肯定式的思考方式PMA是成功哲學家拿破侖·希爾的基本觀念。

這兩種思考方式中,根據(jù)個人采取方式的不同,會對其人生或事業(yè)成敗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由于人生與自我意識毫無關系,所以被哲學家稱為“舍棄的存在”。人雖然對自我意識毫無辦法,但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努力生活,必會活出美麗新天地;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一般來說,生活往往也會不盡如人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