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會說,投降未必不是一種好的選擇,但是,我認為投降不應該是軍人應該選擇的方式。如果你看過劉猛的小說《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我》,你就會知道,屬于中國軍人的大義就是在任何時候,時刻準備著為自己的國家、信仰獻出自己的生命。軍人就應該時刻準備著犧牲,這是一種忠義的信仰。
龐德就是這么做的,他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證明了自己,用弓箭射傷了已經(jīng)略顯老邁的關羽,前邊說過關羽是個認死理的人,他只承認有真本事的人。龐德這樣的人物他佩服。
而龐德曾經(jīng)是馬超的部將,自己跟當年在曹營中的關羽一樣,在曹營中已經(jīng)做到了自己該做的,而這時投降關羽,去和馬超再續(xù)前緣是順理成章的事。
但是,投降對于龐德來說,是個莫大的恥辱,當年在漢中找不到馬超了,才會降了曹操。到了曹操的陣營中,曹操竟然給他了一個“立義將軍”的封號。
義這個字在龐德的心中很重,他對這個字有著深刻的理解。他不能像呂布那樣做反復無常的小人,他率先斬殺了勸自己投降的部將,然后率眾繼續(xù)抵抗。
但是,絕境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有著像龐德那樣的覺悟。龐德邊打邊退,但身邊的忠義勇士卻越來越少,他們大多數(shù)放下了武器。據(jù)史料記載,關羽此役送到后方俘虜超過了三萬多人。
當龐德坐著一條小船,向樊城的方向行進時,關羽的大船隊來了,龐德仍舊力戰(zhàn),最終落水被俘。其實即便龐德到達樊城,結果又會怎么樣呢?曹仁不會打開城門的,因為洪水太大了,他打開了城門就意味著洪水會沖進城中。
龐德被捕了,關羽敬重這條好漢,不計前嫌勸他投降。但,龐德也很堅決,只求一死。
關羽在想,如果站在對面的是自己,他會有怎樣的選擇呢?會和龐德一樣的,這就是忠義!大義凜然!站在關羽對面的龐德恐怕也在想,不能在這個被曹操稱為義士的關羽面前丟份!只有死才能成全曹公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兩個惺惺相惜的人就這樣明白了彼此的心意。關羽成全了龐德的名聲,成全了他的忠義。
但于禁呢?那個和曹操有著三十年感情的于禁,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忠義在他的眼里和自己的生命相比顯得渺小了很多。
忠義這個詞在他那里不過是一種寫在書上的道德符號,而并非是深入在心中的標尺。
于禁并沒有被列入劉備的將軍陣營中,誰會重用這種背信棄義的人呢,況且曹操對他委實不薄!
他被關押在江陵,后來于禁獲釋而到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曹丕的年號,公元221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jīng)須發(fā)皆白,面容憔悴,見了曹丕淚流滿面。
但愧疚彌補不了他的不義之舉,曹丕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他卻預先在陵中畫有于禁戰(zhàn)敗降敵,而龐德不屈而死的圖畫。于禁見到后,慚愧發(fā)病而死,謚為厲侯。
忠誠和公義自在人心,人在生死關頭選擇了義有時是短暫的痛苦,但比起不義之人日后的身心折磨來說不知道要痛快多少倍。
忠義只在人們的心中,無論在何時,都有忠義的存在,這種忠義不僅存在于龐德身上,更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
于禁投降,龐德被斬,關羽的人生到達了最高點。
當時的形勢是這個樣子的,襄樊徹底變成了兩座孤城,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xiāng)太守傅方等人造反,遠在鄴城的魏諷也準備發(fā)動一場叛亂,里應外合,形勢一片大好。
曹操更煩了,他真的沒有想到跟隨自己這么多年的于禁竟然會變節(jié)!他同時也感慨原來自己的陣營中也有跟關羽一樣的義士,他馬上封了龐德的兩個兒子做了列侯。
現(xiàn)在到底怎么辦?回歸鄴城,避開關羽的鋒芒?曹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