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冬
老年是人生的第二春,所以心理學家稱它叫第二生涯。老年人最大的錯誤觀念是終養(yǎng)余年,這種觀念很缺乏進取性,以致形成老年人的漠然孤寂。
老年人跟年輕人一樣需要自我肯定,需要一個明顯的目標或理念來引導,讓自己過得起勁有意義。然而,老年人的血氣漸漸衰退,體力不如從前,他要用心力 和思想來補足體能的不足。除了少數(shù)企業(yè)家和政務官,他們仍可以在事業(yè)上發(fā)揮之外,大部分的人一到六十歲,就必須面對退休。但必須告訴自己:第二個生涯正等 著自己去開拓。
許多人在退休之后不久,生活不正常,健康一落千丈;有些人成天在家里悶得發(fā)慌,閑著無聊,對家人東挑剔,西責問,連家庭生活都破壞了,這怎么會是頤 養(yǎng)天年呢?所以,要培養(yǎng)第二生涯,退而不休,繼續(xù)運用自己的體力和腦力去工作。因為工作里有無限的樂趣和生命的活力。對于老年人,我的建議是:
要有一個正信圓融的宗教信仰。
要繼續(xù)工作,只要有意義,適合自己體力就行;許多社會公益的義工都值得去參與。
學習新知或技能,特別是藝術和宗教方面。
切忌把自己孤立起來,要保持與人交往。
忘懷你過去的成就和地位,灑脫地活個現(xiàn)成。
陳立夫先生曾說,一個快樂的老人要具備四個“老”條件:老健、老伴、老友、老本。我認為除了要注意這四老之外,對于宇宙人生的開悟,以及從中看出精神生活的新希望,才是老人生活世界的最大幸福。
人生的旅程,對于中年以前的人而言,歲月是漫長的,未來是綺麗的,所以很容易在理想中飄浮,在浪漫中蹉跎歲月;對于壯年以后的人,已翻越人生的山 脊,許多人驟然發(fā)現(xiàn)青春虛擲,油然而生不知惜取少年時的悔意。不過,無論你的年齡幾許,此刻是順是逆,都得打點旅途的行囊,向前跨出去,努力去展現(xiàn)光明的 前景。
人生終究要走到終點,絢爛奪目的成就留不住你跨入另一個精神世界的步伐,因此,你要懂得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也要懂得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就,這是歡喜的來源,是養(yǎng)壯自己精神生命的禪悅資糧。佛經(jīng)上說:“悲智雙運。”
無論你的一生選擇什么工作,你的遭遇和成就如何,都要用豪氣來沃壯自己的性靈,然后才能跨入那高層次的精神世界,開始另一個新的旅程。這時你也會說:“我沒有虛度娑婆人間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