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這個詞,就像一朵花,所有美好的一剎那毫不顧惜地綻放,清新的、純潔的、連呼吸都是美的,是清晨的露垂芳草,銀鍍了美好時光。就像漢武帝和阿嬌的初見,就讓一個孩童發(fā)志,君臨天下時,當以金屋貯阿嬌。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的初見,便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比欢松趺纯赡苤蝗绯跻娔?,除非故事根本沒有開始。就像李碧華說的:“這便是愛情:大概是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并無想象中的美麗。”就像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故事沒有開始,一切還停留在最美的時光,如刻舟求劍的人,劍落在了最當初,卻要在自己歲月的行舟以刀鏤痕,是為不忘,是為銘記,但記住了,卻永尋不回初遇初綻還沒有劫后的傷傷重重時,所以納蘭容若要悵惘地吟出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時光可以定格,是不是定格在最當初,最當初,初到以為世界伊始那么久,我們還有過愛情……
穿著白色斜襟喇叭袖小褂、青色過膝子裙的校服的她,從乍浦路張家大院的后門悄悄踏進去,去看望母親,迤邐走進這白璧青瓦的大戶人家里,宛若百合花一樣的她遇見了他,以前他們早就遇見,她怯怯地跟著母親在張家大院做事,那時她是個8歲的孩童,而他是個14歲的懵懂少年,尚不知情為何物,只騎著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而她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如今他再騎著竹馬來,他看見了她,曾經(jīng)的青梅已是百合花一朵,于是他變作了她騎著竹馬的王子,她變成了等著被他拯救的灰姑娘。
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是這樣的遇見,“父親大約十七歲時,有一天,祖父要父親到他的老朋友林長民家里去見見他的女兒林徽因(當時名林徽音)。父親明白祖父的用意,雖然他還很年青,并不急于談戀愛,但他仍從南長街的梁家來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書房里,父親暗自猜想,按照當時的時尚,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綢緞衫褲,梳一條油光光的大辮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門開了,年僅十四歲的林徽因走進房來。父親看到的是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zhuǎn)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給父親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p>
于是當幾年后,他們在最好年齡的時候再度相遇,當時少年春衫已是白衣書生,當時少女已初長成,碧玉年華,兩人相對笑如輕落的桂花,那種美好,月出驚山鳥。愛情經(jīng)住了似水流年,終逃不過此間的少年。他們相愛了,一輩子。
而阮玲玉遇見張達民的時候,他跟梁思成一樣,正是個懵懂少年,見慣了脂粉之姿,突然遇見此天然少女,頓被素面佳人,晴天霹靂,劈開了心懷。
而張達民遇見阮玲玉的時候,她跟林徽因一樣,此是幽貞一種花,淡然素靜,宛若幽蘭一片冷處濃。
但他不是梁思成,她也不是林徽因。當年他們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終不敵,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