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月情長—— 失掉的過去失不掉的癡情 1

唐宋詞經(jīng)典 作者:楊雨


是的,晏幾道的一生的確經(jīng)歷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跌宕。近人夏敬觀曾說:“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jīng)歷,哀絲豪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于父。”(《吷庵詞評》)這一段話應(yīng)該是比較中肯地概括了晏幾道的一生和他的詞。

“貴人暮子”說的是晏幾道的出身,晏幾道,字叔原,江西臨川(今撫州)人,號小山,是晏殊最小的兒子。他出生的時候,晏殊已經(jīng)年過不惑。作為北宋初年的著名宰相,又是德高望重的大文豪、詞壇領(lǐng)袖,晏殊為晏幾道營造了充滿貴族氣韻的成長環(huán)境。前人曾經(jīng)評價說小山詞“如金陵王、謝子弟,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王灼《碧雞漫志》),這就是說晏幾道就好比東晉時期的世家大族王導(dǎo)、謝安兩家的子弟,身上的貴族氣質(zhì)是“得之天然”,與生俱來的。

然而,晏殊的去世,成了晏幾道人生的分水嶺。父親去世的時候,晏幾道才剛剛成年,“華屋山邱,身親經(jīng)歷”,壯麗的建筑變成了貧瘠的土丘,經(jīng)歷了巨大的盛衰之變,晏幾道對人生有了更悲涼的體悟。貴族的出身,培養(yǎng)了他驕人的才華,也培養(yǎng)了他不諳世事的單純和清高的傲氣。父親去世之后,他被拋入復(fù)雜的社會,嘗盡世間甘苦。他的單純傲氣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不懂政治斗爭的復(fù)雜和殘酷。晏幾道成年之時,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如火如荼的時候。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為了富國強民,但在變法實施的過程中,新法被很多心術(shù)不正的人利用,對老百姓反而多有傷害。因為有皇帝的支持,王安石又是一個很強勢的宰相,因此很多人明知新法的弊端,也不敢直言批評。

此時,有一個叫鄭俠的人卻膽大包天,繪制了一幅《流民圖》,將新法造成老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用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奏請朝廷罷除新法。這種用雞蛋碰石頭的做法自然沒有好果子吃:鄭俠被捕入獄。

晏幾道這個人脾氣很怪,達官貴人他不去巴結(jié),偏偏和這個身份地位很低微的鄭俠相當(dāng)投契,兩個人都極具正義感,又經(jīng)常詩詞唱和。于是鄭俠的案件也牽連到了晏幾道,他也被拘捕。雖然后來晏幾道被釋放,但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他幾乎完全不懂政治斗爭的復(fù)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