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充斥著各種急功近利的思潮、喧囂浮躁的信息和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讓整個社會處于浮躁狀態(tài)。因為浮躁的狀態(tài),導致人心也浮躁。因此,我們更需要一份寧靜。
北宋的哲學家、易學家邵雍,在《何處是仙鄉(xiāng)》一詩中寫下“靜處乾坤大”的詩句,說的是心境寧靜,就會感到世界曠達。人的思慮,只有在寧靜的心境中才能得以更好地展開、深入,只有在寧靜的心境中才能夠發(fā)揮最佳的功效。
宋朝高僧曾說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逼湟獗闶恰捌匠P氖堑馈?。
所謂平常心,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必備的品質之一,也是幾乎所有受歡迎者共同擁有的特質。從表面上看,平常心好似缺乏向上進取的精神,超然于世外不輕易與人爭斗,是一種無為的心理狀態(tài)。其實不然,它以淡然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成功與失敗,剔除了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減少無謂的失誤和犧牲,讓自己能力和水平保持最佳狀態(tài)。
平常心看似無為,其實是無為中有為,它是一種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成功的必要法寶。
我們在面對順境時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面對逆境時更需要保持平常心。特別是我們在面對人生的困境時,要學會以平常心調適自己的心情,以平常心冷眼看人生。
雖然,現(xiàn)在人們無法讓自己很富有奢華,但完全可以讓自己過得幸??鞓?。這一點是自己可以把握的。當你受到批評、挫折、失意時,你是讓這些壞情緒激怒、傷害你的感情,影響自己的生活,整日悶悶不樂呢?還是平靜接受,泰然處之?其實,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個人如果努力嘗試,他一定可以處理這類問題。
所以,只要我們保持平常心,便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如果在心中將其早作準備,當那些挫折到來時,你便能泰然面對它,而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人他在青年的時候,由于戰(zhàn)爭失去了一條腿;在中年時,妻子因病而撒手人寰;沒過多久,和他相依為命的兒子又在一次意外的車禍中喪生。這位老人覺得世界對他太不公平了,于是到寺院請求禪師開示,希望能夠得到解脫。
禪師默默地盯著老人看了很久,然后,撿起地上的一片樹葉舉到他的眼前,緩緩地問道:“你仔細看看,它像什么?”
此時正值深秋,這葉子早已經枯萎了。老人知道這是一片白楊樹的葉子,可是,它到底像什么呢?
老人默默思考著,禪師說:“難道你不覺得它像一顆心,或者說它就是一顆心呢?”
禪師的話提醒了老人,的確,這片樹葉看起來太像一顆心了,老人的內心為之輕輕一顫。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禪師將樹葉湊到老人的眼前。老人清楚地看到,樹葉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
禪師把葉子放到了手掌中,緩緩地說道:“它在春風中生芽,在陽光中長大,到寒冷的秋末,走過了自己的一生。在此期間,它默默地承受蚊蟲的叮咬,以至于千瘡百孔,經受了狂風的肆虐,可是它并沒有凋零。葉子之所以完整地走完了它的生命歷程,完全是因為它對陽光、泥土、雨露充滿了無限的熱愛,相比之下,那些挫折和打擊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