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我一激動,便下一道昏令:“再上一員大將,堵住呂布去路!”—三將形成合圍之勢,此乃戰(zhàn)場上的常識。
領(lǐng)命殺出的是劉備—大概他也覺得只能是他,自己的兩位兄弟正與一代名將殺得昏天黑地,自己豈有袖手旁觀之理?或許還有一層:這是他們在以往擊破黃巾軍的戰(zhàn)役中所形成的一套心理默契和固定戰(zhàn)法。只見劉備—劉玄德手掣雙股劍,騎黃鬃馬,斜側(cè)里殺入陣中,“丫”字頓時變成了“丁”字,三人咬住呂布,轉(zhuǎn)燈兒般廝殺,周邊人等,竟然都忘了作戰(zhàn),看得呆住了。
真乃畢其功于此四人也。
但是,我真是求勝心切下了一道昏令,或者說接令者不該是劉備,他的馬上武功顯然與另外三人不在一個檔次,那三人都是天兵天將下凡塵!劉備的加入非但沒有幫上忙,反而讓呂布很快找到了一道突破口,立馬改變戰(zhàn)術(shù):不再與關(guān)張糾纏,一心一意只攻劉備,攻其一點(diǎn),不及其余。只見呂布朝劉備虛刺一戟,趁其閃躲之際,奪路而出,借助赤兔馬的神速,揚(yáng)長而去……三人在后,緊追不舍,但硬是無法追上。
我一看急了,大聲下令道:“殺!”
八路兵馬殺聲震天,掩殺其部,大獲全勝。
唉!如能殺了呂布,此勝才是決定性的。
都怪我心急口快!都怪武功有限好心幫倒忙的劉備!
日后乃至千古,“三英戰(zhàn)呂布”的傳奇令我啞然失笑,在我這個當(dāng)事人加目擊者看來,只有“雙雄戰(zhàn)呂布”!只有“雙雄”,豈有“三英”!
歷史就是這般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