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黑白的浪漫:維利·羅尼眼中的尋常生活 作者:維利·羅尼 攝/


“L’objectif”這個詞,既有目標的意思,也可以指相機的眼睛——鏡頭。相機本身并不會思考,“人”才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只要有相同的背景、相同的鏡頭,拍出相同的照片并不是件難事。眼睛,是每個人的鏡頭。出自不同攝影師之手的作品,風格也大相徑庭,因為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一個選擇,而這種選擇充滿主觀色彩。

拍攝的過程中,攝影師的主觀意識支配著他的選擇,可以說,攝影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室外寫生是風景畫家的專利,寫實派攝影師同樣也會走到室外尋找靈感,隨性地用鏡頭記錄周圍的世界。每個人的心理預期都各不相同。如果說作為攝影師,我必須公正嚴明,那么與其稱為攝影師,不如說我是個不帶任何偏見的鏡頭。但如果我時刻追隨藝術(shù)的腳步,留一些自由的空間,漸漸

地,就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我并不會刻意保持客觀理智,因為我希望發(fā)現(xiàn)一些與眾不同的視角。就如同去寫生,畫面在眼前,不同色彩的風景卻自在心間。

本書中呈現(xiàn)的照片是1993年7月阿爾勒國際攝影節(jié)開幕的作品。

鑒于它們?nèi)绱耸軞g迎,每次展出,我會根據(jù)地點或者觀眾的不同對作品的選擇做出相應(yīng)的修改,不論是在法國國內(nèi)還是國外。每次影展開幕時,觀眾們都能看到這部作品。

以往地展出,作品或者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或者根據(jù)不同主題分類,或者兩者結(jié)合,而本書則是圍繞五個關(guān)鍵詞展開:等,思,意外,形和時光。

通過關(guān)鍵詞把不同的作品組合在一起,充滿了隨意性,因為一些作品可能包含多個關(guān)鍵詞。

所以只能根據(jù)照片中最主要的關(guān)鍵詞,對作品進行分類。

此書并非攝影教科書,亦不關(guān)乎攝影技巧。

如果非要賦予它某種教育色彩,圖片中也許真蘊含著某些深意需要去用心體會。我只是順著思路,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一點一點構(gòu)思。書中采用的是第一人稱,希望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