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即是行動(2)

生活即是行動 作者:吉度·克里希那穆提


然后就有了沖突的行動,請緊跟著,因為我們是在一起對它作審視。有些行動源自于兩個對立面之間的張力,處在自我矛盾的狀態(tài)之中——想這么做的,卻做得完全相反,你們都知道這些,不是嗎?一個欲望說,這么做,而另外一個欲望卻說,不要這么做。你感覺到自己很生氣、很暴力、很冷酷,但你的另一部分卻說:要友好、和氣和友善。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行動都源自于張力、源自于自我矛盾。如果你對自己作觀察,就會看到這點:越掙扎,越矛盾,行動就會越激烈和暴力。由這種張力,有野心的人就會賣命地工作——以上帝的名義、以和平的名義或者以政治的名義、國家的名義等等。這種張力制造出了壯舉——處在自我矛盾掙扎中的人很有可能會創(chuàng)作出一首詩、一本書或者一幅畫,他內(nèi)在的矛盾越大,行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就越驚人。

然后,如果你觀察自己的內(nèi)在,就會發(fā)現(xiàn)還有意志力的行動——我必須這么做,必須不那么做,我必須規(guī)范自己,我必須不那么思考,我必須拒絕,我必須計劃。因此,有積極的意志力行為和消極的意志力行為,我只是在做描述,如果你真的在聽,就會看到一種真正了解的行動發(fā)生了——這正是我馬上會講到的。無論正面還是負面,意志力的行動即是反抗的行動。因此有各式各樣的行動,但為大多數(shù)人所熟知的是意志力的行動,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那種巨大的張力感,因為我們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我們不是所謂的大作家、大政客或者偉大的圣人——其實他們根本不是真正的圣者,因為他們只是把自己投身于某種形式的生活而已,也因此停止了學習。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很聰明。我們有時候會駐足凝望一棵樹或者一次落日,會心地笑,但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行動都源自于意志力,我們都是心懷抗拒的。意志力是諸多欲望的產(chǎn)物,不是嗎?你知道,意志力的行動——我覺得很懶,想在床上多躺一會兒,但是我必須要求自己趕緊起床;我感到有性欲,但我不可以,我必須與之對抗。因此,為了達成某個結果,我們就鍛煉自己的意志力,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要么屈服,要么對抗,而屈服就會制造出它自己的痛苦,這種痛苦演變成了隨即的對抗。因此,我們內(nèi)在總是處在無休止的斗爭之中。

意志力就是欲望——也即想和不想的產(chǎn)物。就是這么簡單,我們不要把它復雜化了——把這些留給哲學家們和思想家們吧。你和我都知道,意志力就是源自于兩個對立的欲望領域的行動,而我們對美德的培養(yǎng)也就培養(yǎng)了對抗。你稱對抗嫉妒為美德,但其實嫉妒卻一直與我們?nèi)缬半S形——欲望制造了它的對立面,由這個對立面產(chǎn)生了對抗,而這種對抗就是意志力。如果你觀察自己的頭腦,就會看到這點。當我們在這個世界里必須有所行動時,我們就培養(yǎng)這種意志力,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我們帶著這種意志力,宣稱我們必須要弄清楚是否有超越其上的東西存在。我們用這種意志力來規(guī)范自己、折磨自己和克制自己——你越有能力克制你自己,你就越被認為是神圣的。所有的圣者、古魯和上帝都是這種克制和對抗的產(chǎn)物。熱衷于追隨的人,他對一切都有所克制,并追求他自己所投射出的理想,你們稱這樣的人為偉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