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100次的正向思維訓練剛開始時,弗蘭克進步緩慢。我要求他在每天結(jié)束時給我發(fā)電子郵件報告他練習的次數(shù)。第一天他報告的是14次,第二天是5次。通常他只是在早晨的常規(guī)時間里做練習,余下的時間里他又被卷入純悲觀旋渦。第二天之后,他一連幾天杳無音訊,壓根兒就沒想起練習這回事。
第六天他發(fā)給我一封滿懷熱情的電子郵件,說他已決心在午餐時做幾次訓練。他閉上雙眼,聚精會神地吃了幾口火雞三明治,然后對這種不同的用餐體驗感到驚奇。當他咬面包時,他同時體驗到了吃生菜時的嘎吱聲、西紅柿片的冰涼和多汁、芥末對舌頭的強烈刺激、咀嚼聲以及口腔里肌肉的感覺,他第一次真正體驗到了面包的松軟。以前他總是心不在焉地把食物塞進口中,漫不經(jīng)心地咀嚼,因此沒有享受到味覺、觸覺、聽覺等合奏的這樣一部交響曲,對此他驚奇不已。這種體驗只需要花費一分鐘的時間。
我祝賀他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并鼓勵他說:“如果一個廉價的火雞三明治都能帶來如此多的趣味、歡樂以及發(fā)現(xiàn),那么設想一下你在日常的其他場合里會有多大的收獲啊!”
這一小小的發(fā)現(xiàn)使弗蘭克開始真正相信正向力的魔力。他的訓練次數(shù)迅速從20多次上升到30多次,不久就會達到100次。我告訴他,他現(xiàn)在可以將正向力法則運用到高管團隊會議上了。
把一切事情都看作是上天的饋贈以及騰飛的契機是正向思維的典型特征。當他把這一方法介紹給他的團隊時,一本正經(jīng)的財務總監(jiān)喬認為,把艱難形勢視為饋贈會導致背棄、無所作為以及進一步的衰退。他語帶譏諷地說道:“我們總不能哼著‘世事不可強求,順其自然’來經(jīng)營公司吧?!?/p>
因為早已料到會有此質(zhì)疑,弗蘭克提前準備了一個我倆都認同的方案。在接下來的至少3個月里,他每周一早晨都會召開高層管理會議,第一個議題即“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在3年內(nèi)聲稱當前的危機對我們公司來說是最好的機遇?”這一言論表明了未來要積極行動,依靠自身努力來擺脫危機,而不是聽天由命、坐以待斃。這番言論漸漸消除了喬的疑慮,這樣他們就能繼續(xù)開展工作了。
市場營銷副總裁凱西對此觀點表示贊同,而且補充說,只要一想到事情或許還未到一敗涂地的地步,或許其中隱藏著大好機遇, 她就會感覺更加精力充沛和樂觀向上。其他人盡管半信半疑,但他們同意嘗試用正向思維來思考問題。
在隨后的一次會議里,每個團隊成員都同意對自身的負向力進行自我評定。每個人都描述了自己有哪些負向力以及這些負向力是如何束縛他們的。當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有點心不在焉,因為他們的批判者在抵制整個過程。然而,這一行動的效果非常明顯。弗蘭克說,當喬自告奮勇講到他最大的負向力是由增加的壓力煽動的掌控者時,每個人都感覺既驚奇又輕松。過去的幾年里,他們都嘗試過告訴喬,他的控制欲太強了,現(xiàn)在他終于自己發(fā)現(xiàn)了。
這個團隊答應每天做100次正向思維訓練,而且還會在每周的會議上報告自己的進步、成功以及失敗。與此同時,我繼續(xù)對弗蘭克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以幫助他提高PQ。弗蘭克的進步越大,他就越有可能幫助他的團隊成員發(fā)揮他們各自的正向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一使用正向力的5大能力來扭轉(zhuǎn)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