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期望比我們的經(jīng)驗更能塑造我們的生活。
——音樂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我們沉默地走在蜿蜒的鹿徑,直至來到一處高原,智者突然停下。她交給我一個石頭,并指著前方十幾米遠(yuǎn)的樹干。“我要給你個挑戰(zhàn)。”她宣布。
“另一棵樹?”我問。
“對。但這次,你只有一個石頭——唯一一次正中目標(biāo)的機會。”
“如果我沒有丟中呢?”
“我有更多的寶藏要跟你分享,但如果你沒有擊中,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就結(jié)束了。”她說。
“你是說真的?”
“我說的都是真的。”
“為什么一次正中這棵樹這么重要?”我問,并指著樹。
“不是那棵,”她糾正我,“另一棵,在那里。”她指向另一棵大橡樹,約三十米遠(yuǎn)。
“喔!喔!我不可能一次就擊中那棵的!過程法則跑哪去了?我不是應(yīng)該靠近一點嗎?”
“這跟過程法則無關(guān)。這是期望法則——關(guān)于你基本的信念和假設(shè)形塑你的經(jīng)驗的法則。”
“好吧,那我承認(rèn),我不相信我可以丟中那棵樹。”
“我相信你會的。”她說,微笑著。
“如果你相信,那你來丟!”我回答,不安地拿著石頭。
不顧我的回話,智者坐下來并邀我和她一起坐下,但我拒絕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寧愿站著,我現(xiàn)在有點緊張。”
“停駐在當(dāng)下,”她提醒我,“以后你多的是時間擔(dān)心,如果你想的話。”
于是我坐了下來,傾聽。“在任何事物顯現(xiàn)于這個世界之前,”她開始說,“所有的事都先以一個思想、念頭或影像的方式,出現(xiàn)在某個人的腦中或心里。你的思想為你所看到的這個世界著色;你的信念成為你經(jīng)驗的基石。換句話說,每個正面的思想都是一個禱告,而每個禱告都得到響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