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執(zhí)行周期中的透明性 3

爵士樂過程 作者:Adrian Cho


這并不奇怪,指揮者在有意圖地壓制自發(fā)的掌聲。抑制掌聲的目的是增強觀眾對于指揮家個性的關(guān)注。安靜是藝術(shù)大師出于想象而強加給我們的、牢不可破的魅力的度量。在演出的最后,大聲地歡呼贊揚了他對于作品架構(gòu)的精通,或者是其他的東西。然而,在第一樂章或協(xié)奏曲演奏完以后爆發(fā)的掌聲,可能是受到了獨奏者超群的演奏,或者是受到了樂手強有力的、集體的成就,或者是受到了音樂本身感染力的鼓舞。或許這是一個憤世嫉俗的理論,但是管弦樂的演奏者可能會支持我。

我并不認為這是一個憤世嫉俗的理論,并且我知道是存在真正的管弦樂樂手的,如果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的想法,那么他們將會支持Ross。很多的交響樂樂手們都在忍受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指揮者的荒謬行為,這是因為在管弦樂隊中的位置非常少,并且他們只是喜歡演奏音樂。對于藝術(shù)大師們滑稽的動作,我感覺到非常厭煩,因此我不厭其煩地去做完全相反的事情,就像我在第3章“將團隊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描述的那樣。Ross指出的行為與“將團隊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則截然相反。他否定了單個的團隊成員價值來自聽眾的直接反饋,這些反饋既能夠激勵他們,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提升成就。Ross補充道:

此外,我已經(jīng)注意到了一種新的趨勢——有思想、有名望的指揮者在指揮某些由Bruckner或Mahler創(chuàng)作的鴻篇巨作結(jié)尾時,都會保持他們的手臂10~15秒鐘靜止不動。“還不鼓掌!”、“不要褻瀆這個時刻!”這些僵硬的手臂說道。如果呈現(xiàn)的是一場真正精彩的演出,那么盡情地享受安靜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它僅僅是一場普通的、草率的演出,那么這種牧師似的號召鼓掌就變成了自命不凡且可笑的舉動。

Ross是在批評這樣的演出中由于指揮家的行為而造成的真實感的缺乏。對很多人來說,只有當(dāng)它們是完全真實的時候,某些體驗才能實現(xiàn)。要毀掉這種體驗,只需要一個偽裝的元素就可以。通過強迫聽眾抑制所有的掌聲直到演奏的結(jié)尾,然后在聽眾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理由時,迫使他們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Ross描述的指揮家正在破壞那些可能會成為真正地連接藝術(shù)家與聽眾之間的紐帶。

雖然透明性確實需要一個人坦誠布公,但是如果你不得不交流的東西并不是真實的,那么它就沒有太大意義了。這就是為什么在我們對透明性的研究中,甚至在關(guān)注公開性之前需要考慮真實性。你必須公開地行動,但是首先必須是真實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