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導(dǎo)正(3)

助你好運:幸運原來觸手可及 作者:劉軒


潛意識在控制你的行為

科學(xué)家曾經(jīng)請一群職業(yè)演員做實驗,在他們的肩膀、手肘、腳踝等關(guān)節(jié)貼上感應(yīng)片,請他們走路、跳舞,并演出各種生活情境。電腦記錄這些貼片在3D空間的位置,屏幕上顯現(xiàn)的只是一些零星的亮點。當(dāng)亮點靜止不動時,看起來像是一張星象圖,但只要他們開始動起來,連小孩子都能看出那些亮點是“人”,而且還能辨識這個人在做什么動作,甚至能判斷他們的性別和心情。雖然一般人都能辨識,卻無法解說是如何辨識的;我們“就是知道”。

肢體語言的辨識是一種非意識認知,而我們自己的肢體語言也有很多屬于非意識的表達。理性大腦能夠控制我們的手腳該怎么坐、怎么站、怎樣跳舞,但它們同時也受到腦緣系統(tǒng)(limbic system)的影響,會有些“下意識行為”露出馬腳。所以,你雖然告訴自己:“天哪,那個像金城武的大帥哥正往我這里走過來,要穩(wěn)住、穩(wěn)住!”但你的肩膀可能會不自主地變僵硬,突然很想把手抬起來,仿佛要遮住臉,但又告訴自己不行,很快撥一下頭發(fā),把手放下,再趁機往帥哥那里瞄一眼……。研究顯示,很多女生在相同情況下都會做出這一套舉動,算是“下意識求偶的行為”。

這么復(fù)雜的肢體動作,又是誰教我們的呢?一部分屬于天生反應(yīng),一部分看同儕學(xué)習(xí),又一部分是成長經(jīng)驗,就像辨識肢體語言一樣,其實不需要人教,但問題也就出在這里。

有時礙于酸痛或生活習(xí)慣,我們的肢體動作可能反應(yīng)的是生理狀態(tài),例如長期錯誤坐姿會使人駝背,但外人也會不經(jīng)意地從肢體動作閱讀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駝背的人會容易讓別人覺得軟弱,缺乏自信(尤其當(dāng)駝背的是年輕人)。

我們雖然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慣性動作,但無論是否準(zhǔn)確,別人還是會閱讀肢體語言,對我們建立好或不好的印象。也就是說,也許你是因為冷,才會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但對方可能就因此覺得你不接受他,也因此對你產(chǎn)生敵意,這不是很冤枉嗎?

所以,這篇的目的,就是讓你意識到各種肢體語言所傳達的信號。知道了,你就能不時地檢查自己的體態(tài),矯正一些長年形成的習(xí)慣,讓你展現(xiàn)更正面、大方、幸運的姿態(tài)。接下來我們就從頭到腳,一個一個部位來分析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