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符號學質疑 早期理論(2)

電影符號學質疑 作者:米特里(Mitry, Jean)


爾夫岡·柯勒和馬克斯·威特海默的弟子,魯道夫·愛因漢姆是第一個在電影的感知和格式塔心理學之間建立關聯(lián)的電影理論家。他的分析比貝拉·巴拉茲更注重形式,他強調了現(xiàn)實與影像通過電影而體現(xiàn)的種種差異。不過,他的思考是以默片為基礎,這使他忽視并擯棄了有聲電影。他寫道:

有聲電影是各種形成方式的混合而非綜合,終將以變樣而告終。到那時,它將把默片推向原有的且完美的純粹性。[1]

【注釋】[1]魯道夫·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1932年。

上述斷言與今天的情況并不相符,至于未來是否如其所言,我們也持懷疑態(tài)度。

此后整整十多年內,人們一直回避電影理論,尚處于發(fā)展初期的有聲電影也不允許人們進行理論總結。直到二戰(zhàn)之后,又一批內容略為豐富的理論文章才逐漸問世,其中首推吉貝爾·科恩-塞阿的《論電影哲學的原則》。他區(qū)分了“影片特性”(美學表達)和“電影特性”(技術手段),專門研究了“影片話語”的各種形式,強調文字語言和視覺表達方式之間的區(qū)別,并認為這一區(qū)別是根本性的。在他的作品中,有意思的論述比比皆是,可是今天的評論界卻忽視了他的作品,同時被忽視的還包括阿貝爾·拉費的文集《電影的邏輯》,后者的研究對象是現(xiàn)實物和想象物,從一個略為抽象的角度探討了電影的重要主題。

與此相反,安德烈·巴贊卻名揚世界各地,或許是因為在他那一代人中,巴贊是最偉大的評論家,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他的著述具有頭等重要的價值。不過,在理論層面上,他的觀念卻頗有爭議。最有意思的是,對巴贊極力頌揚的,恰恰是那些思想與之背道而馳的人。

對于在他之前乃至在他之后有所發(fā)展的、被提出并被論證了的觀點,巴贊都表示完全反對。他承認蒙太奇是一種構建方法,但否認其是從本質上“使現(xiàn)實性變質”的“鏡頭之間的任意性關系”??墒?,藝術恰恰在于使客觀世界發(fā)生轉變,而不是描摹客觀世界。然而,巴贊以一種先驗的現(xiàn)實主義為名而要求電影做到的,正是這種復制,也即這種復制的能力。從他的理論信念來看,巴贊的先驗現(xiàn)實主義更接近加布里埃爾·馬塞爾和?,敿~爾·穆尼埃的存在主義唯靈論,而非柏格森的唯心論,但人們有時候還是會將其與后者聯(lián)系起來。

巴贊認為,攝影機捕捉現(xiàn)實物但并不使之染上某種先驗的思想或文化色彩,由此他推出結論:“影像,作為對事物的客觀復制,是認識真實的、先于認知的、‘先于感知’的、‘自在’(en-soi)的現(xiàn)實物的最可靠的方法……”在他看來,電影表達的基礎不外乎這種對外在世界和事物的“客觀”復制。

巴贊在承認電影是一種語言的同時,拒絕將影像等同于語言符號,認為影像并非從具體的現(xiàn)實中抽離出來的概念的傳播中介,更不是具有任意性的象征物。與此相對,克里斯蒂安·麥茨則運用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主要原則,開始研究一種“電影符號學”。

然而,何為符號學?語言學中運用的術語有何含義?或許,行文至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電影符號學的發(fā)展歷程,以釋新手之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