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沒有任何懸念,德瓦先生與聯(lián)合國秘書長職位失之交臂。不過,我欣慰地看到,本來就以一顆平常心參與角逐的德瓦反倒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在歐洲議會成立歐中友好小組。
當時,蓋琳已碩士畢業(yè),有更多的時間投入這項工作。據(jù)蓋琳介紹,在日程繁忙的歐洲議會議員之間敲定一個統(tǒng)一的時間、達成一個共識,絕對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程。
“歐中友好小組”還面臨一個尷尬。歐洲議會里負責對華關(guān)系的官方機構(gòu)——對華關(guān)系代表團對這個非官方組織不感冒,并通過中國駐歐盟使團表達不滿。在歐洲議會里,針對主要大國都有雙邊關(guān)系代表團,但其職責是調(diào)研雙邊關(guān)系并提出政策建議,并不意味著對該國友好。而“友好小組”則是議員們自行組建的非官方組織,通常是由對某國或地區(qū)友好的人士組成,并且經(jīng)常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比如,歐洲議會里就有“臺灣友好小組”“西藏友好小組”等。
12月5日這天,歐中友好小組終于成立了。儀式簡樸而莊重,德瓦先生做了致辭。當時,歐洲議會人民黨團副主席奧斯馬·卡拉斯、外委會副主席杰弗里·凡奧登等重量級歐洲議員與會,中國駐歐盟使團也派負責歐洲議會事務(wù)的公使銜參贊魏敏到會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