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臨危受命(3)

1938中國大營救 作者:張勇


首先響應的,仍然是那些西方列強國家,英、法、美等國分別把駐奧使館改為駐維也納領事館。

不久,中華民國駐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大使館也按照外交部的要求,改為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館,并任命任可為總領事館的總領事,全面負責領事館的各項工作。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自然是中國人的傳統的兩件大喜事。所謂“金榜題名時”,便意味能夠謀個好的“官差”?!吧侔l(fā)財”是一般中國人的夢想和愿望。但此時的任可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知曉擔負在自己身上的擔子與責任沉甸甸的,他清楚自己所面臨的局面和形勢十分復雜與艱難。

唯一讓任可略感欣慰的是,日本公使三鷹四木滾出了維也納。日本政府將他調回國,對外,只說是公使館降格為總領事館,三鷹四木的職銜是公使,不便再領導日本駐維也納的總領事館。其實,在維也納的日本人、中國人甚至維也納人都知道,在中日論戰(zhàn)中,他敗給了任可,而且引發(fā)了維也納人對“失道寡助”的他與日本軍國主義的反感,上峰認為他在維也納丟了大日本帝國的面子,也使他自己顏面掃盡,只能把他調走了之。

但是,對日本人,任可什么時候都未掉以輕心?!爸袏W文化協會”舉行最后一次“游藝活動”時,最后出現在舞臺上的給任可的小女兒奉獻鮮花的那個瘦小的人,經過自己領館的人調查,正是日本領事館的人,是一名日本駐境外外交機構中的“特務”。寄給任可的恐嚇信與“子彈”,現在還弄不清是狗急跳墻、惱羞成怒的三鷹四木派人干的呢,還是那名特務干的。雖然任可痛恨三鷹四木,但是卻寧愿是他干的,畢竟他已經夾著尾巴滾蛋了,但是,也可能是他的繼任者干的!

不失外交官精明的任可,因為身上肩負的擔子,也因為不能做無謂的犧牲,尤其是不能讓什么齷齪的事情都能做得出來的日本人來打自己小女兒的主意,才有了故事一開頭就出現的舉措:在領館負責買菜做飯的女雜役工去市場買菜時,無意中拿到女菲傭塞進她手里的一個小紙條并示意她趕緊回領館報告,任可看到那張紙條上寫著日本人正在打他女兒的主意,就立刻安排,將小女兒交給妻妹李薇,由她帶著從維也納南站出境回國。那時距他拿到外交部簡任他為總領事的“委任狀”不過一周。與此同時,任可對恐嚇信與“子彈事件”秘而不宣,穩(wěn)住領館所有人的情緒,全力以赴地投入新的崗位,在艱難之中,開辟新的工作局面!

他來到維也納市中心一所巴洛克式二層小樓?!爸袏W文化協會”就設立在此地。現在,已經人去樓空,僅剩下一兩名助手,在清理剩下的一些資料,門口,原來用德文與中文書寫的“中奧文化協會”的牌子,已經被摘下。

他回想起自己剛被調任奧地利不久,迅速打開了局面,成為中國駐奧地利公使館不懂德文的臨時代辦鐵德軒倚重的對象。作為一名外交人員,他在奧地利廣交朋友,活躍于各階層社會中。他借此組織了“中奧文化協會”,以推進兩國關系發(fā)展。正是利用“中奧文化協會”搭設的平臺,他到處宣揚中國文化。他至今還記得當他向奧地利人演講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講孔孟之道,講仁義禮智信,講孔子的禮樂觀念與實踐,令酷愛音樂的維也納人對頗為不同的東方樂理感到驚奇稱羨;講老莊哲學,介紹諸子百家,令吸收了鄰國的德國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尼采等哲學思想的維也納人嘆為觀止,更令他們對不同于猶太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分析學說的百家爭鳴的中國學說如醉如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