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6失去自我,贏了世界又如何(2)

你,幸福嗎? 作者:熊顯華


那么,何不現(xiàn)在就學會放下,不過,請切記:放下絕對不是不作為。因為,當你頓悟了自己的生命本質(zhì),并帶著擁抱生命的心態(tài)去做你的事業(yè),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你的事業(yè)會有一個新的起點,會更加積極向上。你的生命旅程將回歸到更適合你的航線上,所有的榮辱得失,此時都不會影響到你朝這個適合你的航線上進發(fā),你會切實地體會到當下的幸??鞓?。

在一本名為《離開微軟,改變世界——一名微軟高管的意外人生》的書里,記錄了該書作者伍德在一次休假旅行中,明白了自己最大的熱情、成功以及值得他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業(yè),既不在于就讀商學院之時,也不在于他20世紀90年代領導微軟亞洲區(qū)事務時,而在于更多的回饋于社會,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時。

于是,他放棄在微軟的大好前程,創(chuàng)辦了“閱讀空間”。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前微軟的高管,到了40歲的時候,居然買不起一棟房子,你說,當初他放棄這么好的職位,而去從事慈善事業(yè),他難道不后悔嗎?事實上,伍德也的確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棄追逐夢想。好在,他的朋友勞拉的一封信讓他明白了自己,堅信了自己。后來他體會到了自己選擇的成就感,雖然離開微軟后日子不大好過,但是隨著改變世界的效果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證明他當初選擇的正確性。

那些不屬于我們的外在東西,終將在我們生命的本質(zhì)回歸到適合自己的航線上而離去。在我看來,至少在我們生命終結(jié)的那一刻,我們什么都帶不走。佛說萬事皆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個空其實就是“自己”,這個“自己”即包括我們帶不走的東西,也包括我們能帶走的東西??墒?,生命的終結(jié),你將去向何處?曾經(jīng)耗費一生而“得到”的東西,在這一刻,都不再屬于你了。

然而,依然有很多的人心存不甘,那是因為,我們外在的欲望無法帶給自己真實的滿足感——可是,我們的身體,甚至包括我們的思想正在走向死亡——這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都無法改變。所以,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追求不是自己所要的,所期盼的,生命的本質(zhì)在頓悟之下,會重新開啟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然后,很自然地回歸到當下的幸福感中。

當我們不停地去尋找生命所需,去體驗從來沒有過的一切時。譬如,勇敢地去玩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蹦極,獨自一人外出旅行,放下手中煩瑣的工作,去邊遠山區(qū)支教一段時間……這樣的尋找,尋找自己到底是什么。當這一刻,頓悟或開啟的時候,你體驗到從來沒有過或者久違了的幸福感覺,無限的美好和感知生命的存在,終于在被你體驗后的認知中得到,那一刻,我相信你一定擁有了永恒的美妙感覺。

所以,真誠地告訴你們,這世界上沒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外部世界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那些被外在的一切派生出來的自我也一并消失,你就是最真實又深刻的自己,這一切終將凝聚成一股愛的力量而存在。因為愛,我們幸福地活著;因為愛,我們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最純真的本質(zhì)。那么,不妨記住這樣一句話:只有懂得尊重生命的本質(zhì),你才會獲得當下的幸福,只有真正放下外部的一切,你才可能真的放下生命本質(zhì)自然前行。在這樣的境界里,你不會擔心你擁有的東西會失去。因為,這本就是屬于你的,而不屬于你的東西也會離你而去——如果這樣的心境能頓悟到你身邊的人——那他或者她都會與你相依相偎,永不分離,兩人相濡以沫,共同攜手到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