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喬木會見葉圣陶、呂叔湘的時間,是在1951年3月4日。葉圣陶當天的日記有記載。
這個講話的大綱經(jīng)過幾度修改。最初打算只講語法,后來感覺目前寫作中的許多問題都是修辭上的問題,決定在語法之后附帶講點修辭。等到安排材料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這樣的安排,先后難易之間不很妥當,遂決定把這兩個部分參合起來,題目確定為《語法修辭講話》,分六講:一、語法的基本知識,二、詞匯,三、虛字,四、結構,五、表達,六、標點。呂叔湘負責第一、三、四、六共四講,朱德熙負責二、五兩講。
從1951年6月6日起,《語法修辭講話》在《人民日報》第三版連載,每周刊登兩次,直到12月15日登完。
在開始刊登的前一天,胡喬木寫信向毛澤東請示:
主席:
關于語法的講座,擬于明日起連載。茲將人民日報編者按語和為此寫的社論送上請審閱,并望今晚十二點前,交還付印。如今晚不能看好,或需將呂叔湘的文章送閱(該文已送來的第一部分有一萬幾千字,明日只發(fā)幾千字,現(xiàn)在報社),則報社也可以延至星期六發(fā)表。另附列寧短文一篇擬同時見報。
敬禮
喬 木
六月五日
毛澤東對社論作了修改,于6月6日凌晨0點20分批示:照發(fā)。
6月6日,《人民日報》開始連載呂叔湘、朱德熙兩先生關于語法修辭的長篇講話。在《語法修辭講話》題下,《人民日報》加了“編者按”,指出“讀者可以按照這個講話所闡明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去學習語文的知識”,并“希望全國語法學者、修辭學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們討論這篇講話所涉及的許多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
胡喬木還組織撰寫了一篇社論,經(jīng)胡喬木審改、報毛澤東最后修改定稿,在開始連載《語法修辭講話》的這一天在《人民日報》頭版顯著位置發(fā)表。
社論題為《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通稱“六六社論”)。這篇社論首先從正確地使用語言的重要性和在使用語言中存在的問題著眼,說明連載關于語法修辭長篇講話的目的:為了幫助同志們糾正語言文字中的缺點,提高我們思想的精確程度和工作效率。
社論根據(jù)毛澤東和魯迅關于語言問題的論述來檢查目前報紙、雜志、書籍上的文字以及黨政機關的文件,從“詞匯”“文理”“篇章結構”三個方面,舉出實例具體地分析了“我們在語言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能容忍的混亂狀況”。社論嚴肅地指出:“這種語言混亂現(xiàn)象的繼續(xù)存在,在政治上是對于人民利益的損害,對于祖國語言也是一種不可容忍的破壞。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糾正這種現(xiàn)象,以建立正確地使用語言的嚴肅的文風?!鄙缯撜f:“應當指出:正確地運用語言來表現(xiàn)思想,在今天,在共產(chǎn)黨領導的各項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薄包h的組織和政府機關的每一個文件,每一個報告,每一種報紙,每一種出版物,都是為了向群眾宣傳真理、指示任務和方法而存在的。它在群眾中影響極大,因此必須使任何文件、報告、報紙和出版物都能用正確的語言來表現(xiàn)思想,使思想為群眾所正確掌握,才能產(chǎn)生正確的物質(zhì)力量。”
社論結尾一段第一句“我們是完全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之后,是毛澤東在審稿時,加寫的一段話:“我們的同志中,我們的黨政軍組織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中,我們的文學家教育家和新聞記者中,有許多是精通語法、會寫文章、會寫報告的人。這些人既然能夠做到這一步,為什么我們大家不能做到呢?當然是能夠的?!?/p>
三 公布《標點符號用法》
在《人民日報》連載《語法修辭講話》的過程中,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作為正確使用語言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