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隨彼得·圣吉讀博士后的3年時間,我經(jīng)常聽導師講起南懷瑾老師,在研究和演講中引用南懷瑾老師的講述,時時都能感受到導師彼得·圣吉對南老師十分崇敬。2004年,我和成林跟隨彼得·圣吉一起回到中國開始創(chuàng)建索奧中國前身的SoL China項目,第一次見到南懷瑾老師。南老師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慈祥睿智的老人,他學識淵博,談吐風趣,話語幽默,既高度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事關人類福祉的問題,也十分關心身邊每一個人員的情況。當時我還帶著剛出生的女兒。六年后我們又有了一個小兒子,出生當天,南師就給他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家齊”,寓意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給我們極大鼓勵。家齊六個月大時也見過南師一面。當時,南老師親切地抱了抱他,撫摸著他,連聲說,“好呀,額頭有唇紅,了不起”,特地讓助手照看好我的兒子。那些年我們每年都去看望南懷瑾老師,向他請教東方文化和大人之學。
與南懷瑾老師接觸多了,我們對南老師的了解也就更深刻了。他不但關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十分關注世界古樸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為人處事有著遠大的世界視野,注重世界文化的融會貫通,用文化力量貫通各個領域。我生活的故鄉(xiāng)——挪威,崇尚自然簡樸、共同參與和社會平等,這與歐美主流的理性至上、個人主義和等級體系,形成鮮明對照。世界權威經(jīng)濟雜志《經(jīng)濟學人》2013年2月封面文章認為 :“北歐發(fā)展模式將在未來數(shù)年成為世界各國效仿的典范,尤其是為那些深受債務困擾的西方國家提供了改革范本?!痹谥腥A文化復興和建設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社會的過程中,北歐成為復興上古華夏樸素人性教化文明的自然參照。北歐的社會參與和人際平等的文化傳統(tǒng),為立志復興黃帝教化文明的“學習行”者提供了一個開放變革的鮮明對照和獨立支撐的天然氛圍。彼得·圣吉和我們10年前曾聯(lián)合國內(nèi)外著名企業(yè)與非企業(yè)NGO組織,共同完成了索奧中國“宜來亞”ELIAS國際創(chuàng)新領導人進修和深度浸泡游學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后,現(xiàn)在又分別在挪威和中國創(chuàng)立國際科技商貿(mào)與教育文化交流機構——國際學游書苑。南懷瑾老師在聽取我們的介紹后,為支持我們建立中華文化和北歐古樸文化的雙向交流平臺,特地領投了一個種子基金紅包,并把《論語別裁》的英譯及其出版發(fā)行工作全權授予張成林,再次給予我們巨大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終身難忘。
在跟隨南懷瑾老師交往學習的日子里,我們多次聽南老師講起修建金溫鐵路的事,感受到他老人家對此別有情懷。2006年10月,彼得·圣吉帶領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qū),包括聯(lián)合國的專家顧問、各國企業(yè)家領袖、學術界精英在內(nèi)的一行30多人專門到太湖大學堂向南懷瑾老師請益,南懷瑾老師專門抽出半天時間向大家講述修建金溫鐵路的理念、經(jīng)過和影響,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林宏偉先生以南懷瑾老師修建金溫鐵路為主要案例,編著出版《南懷瑾的商業(yè)智慧》一書邀請我作序,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介紹對南懷瑾老師的認識?;仡欁约汉湍蠎谚蠋熃煌臍v史,以及導師彼得·圣吉對南懷瑾老師的敬重和懷念之情,我可以肯定地說:南懷瑾老師的智慧是巨大無垠的,無論對哪個國家和地區(qū)、哪個行業(yè)和領域,都有啟迪和幫助。相信《南懷瑾的商業(yè)智慧》一書,也能給廣大讀者帶來新的啟迪和幫助。
(作者系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彼得·圣吉教授的博士后,現(xiàn)為挪威喜林諾達文易NEX執(zhí)行合伙人,索奧中國和國際學游書苑共同發(fā)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