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晚上,坐在客廳和父母看春晚。我的父親看著那些庸俗的節(jié)目,不時地笑了出來。出于一種莫名的情緒,我開始用嘲諷的語氣批評這臺極度弱智的晚會,后來又延伸談及到了很多社會問題。我滔滔不絕地說著,而父親依然一直沉默著不發(fā)一言。等潘長江的小品結(jié)束之后,他緩緩地對我說,你這種想法不對。我有些挑釁地說為什么不對。父親說,這個社會是有很多問題,但是你一個人能改變什么?你什么也改變不了,你那些憤怒都沒什么用,我做了這么多年領導,都改變不了什么,你看不慣又能怎么樣?所以你管好自己就行了,那些問題不是你需要考慮的。
這番話讓我無言以對,我不太愿意相信這是我的父親說出來的話。因為他以前不是這樣,那時候他對很多事情充滿憤怒,滿心的堅持。他滿足了我對一個中國式父親的全部想象:正義、沉默、堅強、富有責任感,并且絕不妥協(xié)。我以為他會始終以那樣的姿態(tài)來面對這個世界,來面對他的兒子。可是,他最終還是以他認為正確的方式來勸誡我,這讓我很難過,我頭一次覺得他有些老了。一晚上,我沒有再說一句話,默默地陪他看完春晚,然后回房睡覺。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我記得很多年前,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曾經(jīng)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問我的父親做人什么最重要,他的回答我永遠都記得:有理想最重要。理想,那是多么灼熱的字眼,可以在漆黑的夜里照亮漫漫長路。后來每當我對現(xiàn)實充滿失望的時候,總會想起我的父親,想到他還在堅持著一些東西,還在努力地用信念去定義崇高,就覺得內(nèi)心非常溫暖,從而給自己很多鼓勵和勇氣。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不能再帶給我這些?;蛟S他不希望他的兒子用同樣曲折而艱難的步伐來丈量理想的長度,或許他想用50多年的人生經(jīng)驗告訴我,世界從來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可是爸爸,我想聽到的并不是這些。在易卜生的戲劇《玩偶之家》中,娜拉的丈夫海爾茂和娜拉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一番對話:
“你說話像個孩子,你還不了解你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是的,我不了解,但是現(xiàn)在我就要走進這個世界……我一定要證明到底誰才是對的——是這個世界還是我。”
到底誰才是對的?是的,爸爸,我跟你同樣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