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與言
莊周說: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你不是一個本真的人,如何領(lǐng)悟存在的真諦,說出本真的話語呢?是推論、猜測,還是傳說?這話把多少人問住了。我想也把胡塞爾、海德格爾問住了。
“面向事物本身!”
胡塞爾的號召在西方是一個大覺悟,但在東方,這一直是種實踐。回到一無所有,回到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取無舍、無迎無拒、無知無欲的虛靈狀態(tài),傾聽存在的真音,接受“剩余物”,以一種虛豁涵容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這就是空中起妙有的法門。與此相應(yīng)的文學(xué)則要從想當(dāng)然的賦予回到寧靜致遠(yuǎn)的感而遂通,由橫加判斷回到隱喻暗示和白描,回到徹底招供與和盤托出。然而,如何才能回到心意識的零點(diǎn)狀態(tài),來面對與接受事物本身?并不是簡單加個括號就可以實現(xiàn)的。把人內(nèi)心積淀的觀念與情欲閑置起來,把先入為主的知見與傾向清除干凈,是一個性命凈化的過程,當(dāng)然不能回避心理主義,甚至生理主義也不能繞過?;氐绞挛锉旧?,首先要回到人本身,回到意識本身,不僅要理到、意到,更要心到。胡塞爾沒有這個心地法門,也沒有這種性命的親證。加括號?太輕巧了點(diǎn);排除心理主義?太急躁了些。排除了心理主義,恐怕難免又要滑入邏輯主義,可胡塞爾兩者都要排除,怎么可能?人如何才能回到純粹意識?又怎么斷定自己已經(jīng)回到了純粹意識?純粹意識怎么還有意向所緣?你怎么能斷定意識總是指向某物的意識,而不是無所指向的意識,有沒有指向一切事物或是為一切事物所指向的意識?
最能蒙蔽心靈者,是意向的執(zhí)取。意向并不是純粹的有,也不是最初的給予。人為什么持這種意向而不是別的?這個問題仍然需要追究。意向背后尚有緣起,尚有有待探測和剽剝的內(nèi)里。如果未能勘破并把它清空,意識中的顯現(xiàn)便又可能是自我意向的給予,愿望達(dá)成的夢境,所得到的“剩余物”也就可能是還原不夠徹底的殘渣。以一顆尚未清空的心去面對事物本身,就像用一只沒洗干凈的杯子來盛水,喝出來的味道已不是水的味道了。因此,對于意識還原之后顯現(xiàn)的現(xiàn)象及玄妙境界,同樣是不可執(zhí)取和當(dāng)真的,不然就會落入旁門左道。釋迦牟尼對于真空中的妙有存而不論,不作肯定的描述,就是擔(dān)心它又被人們所執(zhí)著,成為一種新的遮蔽,成為又一個牛角尖,只好留給每一個人親臨驗證。海德格爾后期強(qiáng)調(diào)人對存在的傾聽,但他聽到的仍是自己的聯(lián)想,在他的頻道里,雜音仍然在喧囂。他對凡·高、里爾克等人作品的闡釋,更是自己個人的自由聯(lián)想與附會,所謂天地人神四方游戲,不過是自己想象力給予的東西!無論是胡塞爾,還是海德格爾,都回不到“蕭然無寄,能緣智寂”,“妄盡心澄,萬象齊現(xiàn)”的時刻。他們還不夠貧窮,他們還有立錐之地,無法進(jìn)入存在的深淵,以及深淵里的澄明。任何意向,包括希求、欲望、貪戀、選擇、趨執(zhí)、固執(zhí),都使人偏離生命的原點(diǎn),落入對象性的營構(gòu)。只有無所顧盼、無所意向,人才能重返生命的本源,回到自己的存在本身,從而回到世界本身。至于薩特,他和尼采一樣,將某種的意志強(qiáng)加于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先入為主地賦予世界與人以本質(zhì)的意義。他們最終所變現(xiàn)出來的,都是自己原先給予、支付出去的意思,除此之外,世界與人生一派荒謬,令人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