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書店(2)

讀書毀了我 作者:王強(qiáng)


1994,一個下午

1994年它還存在著。至少1994年8月18日下午3時42分的時候它還存在著。因?yàn)槲业摹百彆洝蹦塘四且豢?。推開位于曼哈頓麥迪遜大道同東74街交會處、上方印了Books & Co.的店門進(jìn)去,燈光柔暗,像溫馨的夢一般的酒吧,只是墨綠色木架上擺滿了酒一樣醉人的書。未被木架占領(lǐng)的土黃色墻上掛滿了店主人同作家們的留影。音樂低得蓋不過呼吸聲。

上得二樓,從架上取下布洛赫(Ernst Bloch)的哲學(xué)巨編、3卷本的《希望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Hope),來到臨街窗前綠色皮沙發(fā)坐下,窗外細(xì)雨霏霏。店內(nèi)除了工作人員只有我一個人。布洛赫詩樣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就像風(fēng)中巨浪,一下子把我淹沒在沙發(fā)里。時間凝固了。待聽到店員小姐的聲音才知道書店該關(guān)門了。我站起身歉意地笑笑走下樓梯。正要付款卻在小說架上瞥見兩個令我心動的書名。我收回信用卡,快步迎過去,想都沒想就把它們抽出來又一次回到收款臺。一部書叫The Book of Questions,《問題之書》兩冊;一部書叫The Book of Margins,《邊緣之書》。有著魔力的書名。著者是個叫雅貝斯(Edmond Jabés)的人。店里最后一盞燈熄滅了。推開門,我走進(jìn)了潮濕的夜色。我在想,這個雅貝斯會帶給我什么呢?地鐵車門關(guān)閉了。地鐵開始瘋狂地沖進(jìn)時間的隧道。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問題之書》。

“門背后是怎么回事?”

“書在脫落它的書頁。”

“書講的是什么故事?”

“漸漸注意到尖叫?!?/p>

“我看見教士進(jìn)來了。”

“他們是享有特權(quán)的讀者。他們?nèi)齼蓛傻膩硎前阉麄兊脑u點(diǎn)告訴我們?!?/p>

“他們碰巧來欣賞它?”

“他們曾經(jīng)預(yù)見過它。他們準(zhǔn)備來面對它?!?/p>

“他們知不知道書中的人物?”

“他們知道我們的殉道者?!?/p>

“書在哪兒?”

“就在書中。”

“你是誰?”

“我是看房子的?!?/p>

“你從哪兒來?”

“我一直在游蕩?!?/p>

……

“是你的魂靈在游蕩?!?/p>

“我已游蕩了兩千年?!?/p>

呵,這如飛馳的地鐵或地鐵外飛馳的夜色一樣無法抵擋的節(jié)奏的力量。

“我能進(jìn)來嗎?天已經(jīng)黑了?!?/p>

“每一個字中都點(diǎn)燃著燭芯。”

“我能進(jìn)來嗎?我靈魂的四圍天正黑下來?!?/p>

我在哪兒?我的世界在哪兒?雅貝斯在這樣一個濕乎乎像淚一樣的暗夜里發(fā)現(xiàn)了我。我放棄了任何抵抗,變成了他書中一個渺小卻雄心勃勃的字符。從此,每當(dāng)我靈魂的四圍夜色暗下來,我總會輕叩《問題之書》的大門?!拔夷苓M(jìn)來嗎?天已經(jīng)黑了?!毖咆愃褂肋h(yuǎn)操著他天啟般的嗓音說,“每一個字中都點(diǎn)燃著燭芯?!?/p>

1999年9月16日,背包中帶著《問題之書》準(zhǔn)備再次踏進(jìn)Books & Co.的門。那天也是陰雨。趟著雨水好不容易走到店跟前,上面的招牌卻不見蹤影。從窗外向內(nèi)望去,里面已空空如也。疑為整修,卻感到一種不祥。是夜曼哈頓大雨。大水阻車。一無所獲。在34街火車站被困數(shù)小時。返家已11時半。大雨依然。倒頭睡去。

6天后,在家附近的書店買到一本名叫《書店》(Bookstore)的精裝書,果真驗(yàn)證了我那天感到的不祥。書的作者是Lynne Tillman,內(nèi)容寫的正是Books & Co.的女主人珍奈·華生(Jeannette Watson)和她著名書店的故事。書店于1978年開張,1997年20世紀(jì)將盡的時候歇業(yè)。這樣,埃及出生、長大、后流亡巴黎的猶太思想家、詩人雅貝斯在巴黎去世后第八年的一天,我從偶然購得的一本書中得知,我的一個書店熄滅了它里面點(diǎn)燃的燭芯。雅貝斯則悄悄地告訴我——其實(shí)一個書店生命的個性就在一本書里,一本每一個字中都點(diǎn)燃著燭芯的書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