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畫家訪問記·王敦慶先生(1)

時代漫畫:被時光塵封的1930年代中國創(chuàng)造力 作者:生活月刊


訪王敦慶先生

談漫畫會成立背景·談全漫協(xié)成立大會當天細節(jié)

王敦慶先生是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漫畫發(fā)展潮流中的人物之一。他是以理論家的身份出現(xiàn),被同行稱為“智囊”。他也是我必須討教的“知情人”。王先生不像其他畫家,日本侵略上海前撤到內(nèi)地從事抗日活動,而是留在蘇州從事教學工作。正因為他滯留敵占區(qū),抗戰(zhàn)勝利后,當他當年的“戰(zhàn)友”紛紛回到上海后,人們已將他“忘了”。加上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天天斗,月月斗”的環(huán)境,有誰還去想到他當年曾為漫畫事業(yè)付出過辛勤勞動?1980年,我在上海美協(xié)提到要訪問王先生,不想美協(xié)一位負責人又是漫畫組組長驚訝地問:“王敦慶還活著?”老人當然心理不大平衡,可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1980年3月,我分四次訪問了王先生。時間分別是3月15日,16日上午,3月22日下午和3月27日上午。到底是理論家,或者說是思考多年,已胸有成竹,憋在心底的話,早欲一吐為快,這次總算找到了機會。他用紙卡,提綱式地列出想要對我說的內(nèi)容。

他說他18歲開始畫漫畫,在學校時墻報每期都有他一幅。在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屬于鴛鴦蝴蝶派的作家畢倚虹得到張學良二三千元的資助,創(chuàng)辦了《上海畫報》。畢約王先生翻譯文章并畫畫。丁悚也同時在畫報工作,并結(jié)識了正為《晶報》畫漫畫的黃文農(nóng)。黃的夫人是王先生夫人的同事,這樣,與黃文農(nóng)的交往便多起來。王先生大學畢業(yè)后,曾在教會學校清心中學教書,丁聰、吳耘都先后是他的學生。

王先生說,他當時致力于外國漫畫的介紹,如英國一本古老的雜志《研究與作品》對他幫助很大。還有一本英國的《怎樣畫漫畫》。日本岡本一平的著作也給他以很大影響。

“笨拙”這個詞是他翻譯出來的,“punch”原意是“推擊”,如今,大家都“笨拙”叫慣了。上海漫畫會時期,王先生成為畫會的“智囊”,因他見多識廣,負責向畫會成員介紹外國優(yōu)秀漫畫。我們翻開三十年代的漫畫刊物,不時可見王敦慶(王一榴)介紹外國漫畫的長文,這種啟蒙工作,王先生是功不能沒的。關于上海漫畫會,王先生一再強調(diào):“漫畫會的組成不是幾個人憑空想出來的。它是時代促成的。其第一個影響是北伐戰(zhàn)爭,第二個影響是‘五卅’慘案,連年的軍閥混戰(zhàn),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促成一群愛國美術青年,有志于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做點事情。當時大家都很苦悶,有幾人正受失業(yè)的困擾,集攏一起,勢所必然。”怎么想到“漫畫”兩個字?王先生說:“我們先把浪漫派的漫字提出,是針對正規(guī)派的。堂吉訶德是浪漫的。同時,受到日本漫畫評論家岡本一平的影響,索性用日本的稱法?!嫛谌毡臼请S意畫的意思。英國人叫丑像,美國人叫卡通、滑稽畫。我們覺得丑像、卡通都不合適。用舊的滑稽畫等稱法也不好。還是用漫畫好?!笔撬袕堈町嫷臅?,以銅板上的龍作參考。他們稱之為“漫龍”。

據(jù)王先生回憶,“漫畫會集會至少20次。多在丁悚家?;顒觾?nèi)容是討論繪畫知識。構(gòu)圖、解剖、色彩都涉及。最重要的是討論漫畫的功能。認為漫畫要有目的,起到社會作用。還討論畫稿,數(shù)張光宇帶的最多,記得黃文農(nóng)帶了一幅《孫悟空》。也觀摩外國漫畫,例如有幅荷蘭畫家的《孤哀子》,畫了一口棺材,上有一副手套、一把劍。前面坐一只狗在哭,題目起得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