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國家資本主義 (5)

蘇東坡傳 作者:林語堂


王安石剛到京師不久,司馬光就當著皇帝的面和他發(fā)生爭吵,這次爭論似乎總括了雙方基本的差異。當時府庫空虛,春祭之后,皇帝想免掉大臣的銀錢絲帛例費,替皇家省錢。司馬光和王安石為此熱烈爭論。王安石堅稱,國庫耗竭是大官不懂財政的結(jié)果。

“你所謂的財政,”司馬光反駁說,“只是增加人民的稅金和例費罷了?!?/p>

“不,”王安石說,“好官能增加國庫收入,卻不加重稅款。”

“一派胡言!國家的財富有限,財富不是在人民手中,就是在朝廷手中。不管你執(zhí)行什么策略,運用什么名義,只不過是收集民財交給朝廷罷了?!?/p>

皇帝和司馬光意見基本相同,于是,新政暫緩了一兩個月。

不必身為經(jīng)濟學家,盡可相信國家財富的兩大要素就是生產(chǎn)與分配。要增加國家的財富,就必須增加生產(chǎn)或善加分配。然而在王安石的年代,既沒有工業(yè),根本不可能增加生產(chǎn),于是財政鬼才只能在分配方面動腦筋。王安石志在充實國庫,所謂增加國家財富就等于增加朝廷的稅收。王安石明顯看出,自由企業(yè)制度下,富商和地主非常賺錢,他認為朝廷可以收取自由企業(yè)的利潤,自己做生意賺錢 。結(jié)論十分有力,他用的名詞也很新鮮。他要“錢平”,要平均財富,“抑兼并濟貧乏”。他要阻止農(nóng)人向地主借高利貸,朝廷可以在春耕時期借錢給農(nóng)民,在收割后再叫他們還錢,這是便民的偉大措施。王安石告訴皇帝,這些措施都是“富其民”。但是史籍記載,他遲疑良久之后終于決定放債,卻是因為一個小官說,朝廷投資五十萬元,每年就可賺進二十五萬的利息,因為一年收成兩次,每年可兩度收到百分之二十或三十的利錢。

各項改革從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八年后,王安石和皇帝都對新政很心煩,彼此也不太滿意,變法就慘兮兮地結(jié)束了,這里我們不愿多談改革的細節(jié),只談談這些措施的概略。

最重大、最知名的有九項,為了方便起見我把它們歸成三類。一共有三項國營企業(yè)措施,三項新稅和三項管制人民的登記制度。三項國營企業(yè)設(shè)施是:均輸法(國營貿(mào)易局)、市易法(國營零售店管理局)和利息二分實收三分(加上申請和登記費)的青苗貸款。三項新稅是免役稅、商稅和所得稅。登記制度是把人民編成十家一組的征兵單位(保甲法),重新登記土地和馬匹(方田均稅法和保馬法)。大體說來,這些措施接近現(xiàn)代的集體經(jīng)濟政策。

國營企業(yè)由熙寧二年(1069年)七月開始,先設(shè)立全國或省際的批發(fā)機構(gòu)。皇帝相信朝廷可獲得極大的利潤,就撥出五百萬緡現(xiàn)金和三百萬石的稻米做本錢,接收省際貨物和原料的貿(mào)易。這一制度馬上遇到實際的困難。那一年二月,朝廷先成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負責研究計劃和條款并公布。東坡的弟弟子由也是條例司的官員之一。子由上表指出,朝廷接收全國貿(mào)易,自由企業(yè)馬上就會癱瘓,因為各地批發(fā)商無法和朝廷競爭,朝廷和商人難免互扯后腿,而且他否認府庫有利可圖。私人商業(yè)有既定的信用系統(tǒng),朝廷卻沒有這些便利,勢必要先高薪聘請人員,建立堂皇的官舍。這種生意將不是依照供求關(guān)系來經(jīng)營,而是看傭金多少來處理,照私人交情分配利益與合同。子由說,由于官僚制度的缺點,朝廷無法壓低買價,進貨成本一定比獨立商人更高。因此,賠錢是必然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