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烏什·維爾納
馬特烏什·維爾納| Mateusz Werner
博士,1970年出生,電影批評家,作家,任教于華沙維申斯基紅衣主教大學,哲學季刊《克隆那斯》的編輯。國際影評人協(xié)會成員,波蘭電影人協(xié)會成員。
著作有《面對虛無主義,貢布羅維奇和維特卡西》,《文學中的虛無主義現(xiàn)象》(Sic!出版社,華沙,2009年)。主編《現(xiàn)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告訴我們什么?》(希伯來語,華沙,2008年)和一系列《青年電影人作品合集》(華沙2004-2008年,有法、德、英、俄等多語言版本)。編輯《2008年波蘭短片合集》和《2009年波蘭短片合集》DVD。
曾任《電影周刊》和《世界電影》雜志編輯。曾為波蘭公共電視臺(TVP第二頻道)聯(lián)合創(chuàng)辦制作并主持過一檔很受歡迎的關于電影的電視節(jié)目《電影秀》。曾為國際電影雜志如《電影手冊》(法國)《Close Up》(意大利)等撰稿。
1989年革命
1989年的革命是一場怪異的革命。說這個革命怪異是因為它是與波蘭的浪漫傳統(tǒng)背道而馳的,它不具有任何可稱之為浪漫的元素。到了1989年年中,整個國家在搖搖擺擺四十多年之后,重新站了起來。對于一直與時局密切相關、深切關注觀眾生活的波蘭電影來說,那個時期諸多事件的影響力不亞于哥白尼革命。今天,回顧過去的二十年,我們發(fā)現(xiàn),塵埃落定之后,波蘭電影史就此翻開了新的篇章。這場革命帶來的改變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市場開始由供需關系決定;全新的技術逐漸出現(xiàn);以及審查的消失。從而在官方生產體制之外為電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機會。
表達的自由
在社會主義時期,政治性是波蘭電影的一個屬性;即使我們考慮到電影這一表達方式的獨特性,波蘭電影的政治性依然是過多了。我們知道,電影是注定要扮演政治角色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這是由電影這個藝術門類本身的說服力決定的,電影影像的優(yōu)勢,和它創(chuàng)作出的圖像、符號,特別是人物,使它具有能用隱喻去影響集體潛意識的能力。另一個原因是電影具有公眾感知性:它通過各種熱鬧的推廣機制,諸如國際電影節(jié)、雜志、小報等光鮮的媒體吸引公眾的注意力,達到傳播的目的。顯然,政客們熟知電影多么便于引導公眾輿論。難怪列寧認為電影是“最重要的藝術”之一,并且格外照顧那些在宣教方面有貢獻的電影人,比如杜甫仁科、普多夫金和愛森斯坦。在電視出現(xiàn)之前,電影作為灌輸意識形態(tài)的工具和宣教的渠道,和報紙、廣播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這就是它在蘇聯(lián)東歐集團各國會被管得如此嚴格的原因。然而,那些不得不在言論自由有限、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壓力之下工作的電影藝術家們,反而更加能在擴大自由度方面想方設法發(fā)揮重要作用,他們批評獨裁政權暗中破壞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礎。許多現(xiàn)象在建立民主反對運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現(xiàn)象包括:“波蘭電影學派”,這是波蘭“1956年十月解凍”中的旗幟;捷克“新浪潮”,它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中扮演了同樣的角色;七十年代“道德焦慮”時期的波蘭電影,伴隨著地下媒體出版圈以及工人保衛(wèi)委員會的活動;或者是——舉一個來自不同的政治現(xiàn)實中的例子——“西班牙新電影”,它于六十年代中期促成了佛朗哥宣傳系統(tǒng)的瓦解。1981年,安杰伊·瓦伊達的《鐵人》在戛納獲得金棕櫚獎,也是一系列支持反對派、削弱專制政權的政治活動中的一個,類似于切斯瓦夫·米沃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或者卡羅爾·沃伊蒂瓦成為教宗約翰·保羅二世。電影對現(xiàn)實的這種影響力,或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羅伯特·雷姆決定授予安杰伊·瓦伊達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腦中最有可能呈現(xiàn)的理由。他說,《丹東》的創(chuàng)作者給他的觀眾帶來的是“藝術地呈現(xiàn)歷史、民主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