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宮書畫 旋聚旋散(1)

翰墨丹青千古事 作者:張春嶺


明代的宮廷書畫收藏,既不同于它的前朝宋元,也不同于它的繼任者清朝,顯得有點另類。宋元清朝的宮廷書畫收藏,像大壩聚水,民間收藏的寶貝總是源源不斷地向宮廷聚攏,不到王朝的大壩土崩瓦解,不至于大規(guī)模流失,明代卻如海邊潮涌,書畫從宮廷流散到民間,高官權貴那一雙雙骯臟的手,又把這些書畫攫取到自己家里,然后是抄家,書畫流回宮廷,再因種種原因流向民間,潮起潮落,聚聚散散。明代宮廷的書畫收藏,正是在這種聚聚散散的狀態(tài)中,與大明王朝一路同行。雖然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雖然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對于壽命長達200多年的大明王朝,這種聚散,這種變遷,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1.只把書畫當財寶

從晉代書畫收藏勃興以來,就像周天子的九鼎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傳國玉璽,法書名畫的擁有是王朝正統(tǒng)的象征,不論是造反奪權或發(fā)動宮廷政變,皇帝上臺之后接收前代的檔案文書、典籍書畫,并不斷擴大自己收藏的規(guī)模,可以證明“真龍?zhí)熳印辈蝗葜靡傻纳矸莸匚?。明代開國的朱皇帝倒好,他沒有把接收過來的書畫當回事,倒把它們當成金銀財寶一樣,賞賜給皇親國戚、勛臣名將了,看來從安徽的放牛娃到大明的皇帝,看問題自然有不同尋常之處。而他的龍子龍孫們也繼承了老朱皇帝的作風,大開賞賜之門。

明代宮廷收藏的家底是相當豐厚的。洪武元年,朱元璋定都金陵,派大將徐達、常遇春平定中原,攻陷元大都,元代皇帝中講求收藏的不乏其人,宮廷書畫收藏宏富,徐達親自率兵查封元內(nèi)府書畫典籍,全盤接受,未使其遭受劫難,為明代宮廷的收藏打下了基礎。洪武五年(1372年),對宮廷藏品進行登記造冊,并專門成立了一個追查內(nèi)務府官員違法行為的稽查司,兼管宮廷文物藝術品。這一部門從1373年到1374年對元朝皇家留下的藏品進行了全面的清點,并對書畫作品蓋上“典禮紀察司印”作為標記,因為這種印記常見于手卷的右下方邊緣,只露“司印”或兼露“紀察”半印,估計另一半是蓋在了執(zhí)管庫藏文物的賬簿上??上н@一賬簿后世不見其蹤影,只知道蓋有這種半印的書畫現(xiàn)在存世的還有幾十幅。然而從傳世書畫收藏印記上看,就看到了兩位出手闊綽的皇帝:朱元璋和朱瞻基。

晉恭王朱棡(1358—1398年),1378年被封為晉王,是朱元璋的第三子。他博雅好古,收藏甚富。至今,許多書畫作品上留有“晉府圖書”、“晉府書畫之印”、“晉府奎章”等印記,皆為其收藏印記。朱元璋賞賜了他大量書畫,雖然具體數(shù)目不清楚,但現(xiàn)存的藝術品中,蓋有晉王章的有33幅,其中有半印標記的15 幅。得到朱元璋大量賞賜的還有黔寧王沐英家族。沐英為朱元璋的養(yǎng)子,以其英勇謀略平定云南,戰(zhàn)功顯赫,威鎮(zhèn)邊陲。后獲封西平侯,鎮(zhèn)守云南。洪武二十五年卒,追封黔寧王。沐英的子孫們世襲他的封號,并一直鎮(zhèn)守云南至明末,沐氏后人均雅好收藏,公事之余留心文賦書畫,可謂風雅傳家。黔寧王家族的書畫收藏主要來源之一,就是接受了大量的內(nèi)府賞賜,如現(xiàn)今存世的李公麟《免胄圖》、王振鵬《龍池競渡圖》、郭忠恕《摹輞川圖》及大批宋代團扇上,都留有元代內(nèi)府收藏的印記,這些很可能便是來自明內(nèi)府的賞賜。

宣宗朱瞻基也是一個以賞賜臣下書畫聞名的人,他不僅大量賞賜御制書畫,還將宮廷所藏古玩書畫賞賜給皇親國戚,明通鑒記載,宣宗雅善繪事,嘗親畫壽星圖以賜大臣夏元吉,“其他圖畫、服飾、器用、玩好之賜無虛日”。

2.皇帝不染收藏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