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笠人:我要恢復中國電影的傳統(tǒng)
你之前的短片《城市的精神漫游者》是一部什么樣的影片?
那也就是一部很典型的學生作業(yè),講一個城市邊緣人的無聊的一天生活,說實在的,那時候什么都不懂,都是自己出的錢拍的,到后期剪輯了一版沒錢剪,擱了兩年,后來一看不行不想剪了,但對我意義重大,那是我第一次拍東西,也終于邁出了第一步。之后開始拍專題片、廣告,再結(jié)合以前在電影學院學的一些東西,漸漸地琢磨出未來電影的基本形態(tài)。
你的長片處女作《草芥》從哪一年開始籌拍,前后一共用了多長的時間?
《草芥》從2005年7月份開始籌備,之后到開拍前我們一直在看景,2006年1月1日拍攝,1月24日因為春節(jié)停拍,之后等到3月底又開始拍攝,第二次剛拍攝一天,因為打架拖延7天后繼續(xù)拍攝,總共拍攝33天,到2006年11月后期最后完成。
影片獲得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的資助,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是怎樣的?
在2007年5月,我在一個機房做后期,基本把自己的積蓄花完了,但我在8月底完成了一個初剪帶,9月底查了鹿特丹電影節(jié)的網(wǎng)站把帶子給他們寄了過去,10月份鹿特丹電影節(jié)的一個副主席過來了,在中戲一個酒吧和我聊了兩個小時,11月初他們通知我:他們通過從全球幾百個電影項目中評選決定資助我的電影,我在這里再次感謝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去年我向很多朋友推薦鹿特丹電影節(jié),他們都把自己的電影寄過去了。
影片采用什么設(shè)備、機器完成的?大約花費了多少資金,這些資金來源于哪里?
影片用SONYPD150拍攝,DVCOM帶子完成,前期拍攝不含人員費用大約花了10多萬,大部分是我的積蓄,后期是鹿特丹的基金。
你之前學的是什么專業(yè)?1996年你在電影學院導演系進修,專業(yè)的學習給你帶來了何種改變或啟發(fā)?
我上大學學的是計算機硬件,在電影學院的學習只是賦予你學會怎樣專業(yè)看或?qū)W電影,還有就是長期的學習給了你自學的能力,我從電影學院出來后很長一段時間無所適從,就是寫不出東西,慢慢地過了幾年艱苦的日子,去社會上工作生活,又看了很多的好電影、書籍,逐漸地融會貫通。
移動長鏡頭和縱深調(diào)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彌補了鏡頭語言的不足。但這樣也形成了你的一種電影風格。
移動長鏡頭和縱深調(diào)度也是有難度的鏡頭語言,我相信能夠展現(xiàn)真實空間的長鏡頭是電影的真正意義所在,而長鏡頭也不是固定長鏡頭,電影是要講究場面調(diào)度。對于我來說,在我前面的幾部電影,更多考慮的是有意思的場面調(diào)度,電影失去了震撼力的場面調(diào)度,失去了空間、鏡頭轉(zhuǎn)換,電影會失去一部分意義,鏡頭組接可以敘事渲染氣氛,長鏡頭同樣可以做到,這只是導演的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