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生在岐黃室,苦讀曉復(fù)暝。
拜師桑浦寺,才競避雨亭。
詩文含毓秀,語讖貫長虹。
今古賢才性,輕吟雨霖鈴。
且說明朝,中醫(yī)鼎盛,文化繁榮,醫(yī)圣、名士輩出。嘉靖年間,潮州井里村的柯玉井自小跟著阿爸學(xué)醫(yī),他不僅天性聰慧,且志向遠(yuǎn)大。這日,他又背著阿爸,偷偷跑去桑浦山聽當(dāng)朝名士薛中離講學(xué)。
俗話說最美不過五月天。
五月的桑浦山,一片姹紫嫣紅。
遠(yuǎn)遠(yuǎn)望去,但見桑浦山,上有奇峰異洞,勝景如珠;下有湖光山色,亭臺若砌。
此時此刻,辭官回鄉(xiāng)的薛中離正在白云巖寺里為眾士子講解心學(xué),傳播恩師王陽明的思想。
話說薛中離正講到精彩處,忽被一少年打斷。
只聽少年道:“學(xué)生柯玉井,可否問先生一個問題?”
薛中離把眼望向坐在最前面的這位叫做柯玉井的少年,只見他面若秋月,劍眉星目,儒雅斯文,舉止適度,不由心中暗嘆:“好一個英俊少年!”遂微微一笑,點(diǎn)頭應(yīng)允。
柯玉井道:“皆說天下一家,官民亦可以成為一家否?”
薛中離聽罷,眉梢一揚(yáng),朗聲大笑。
薛中離乃是明朝著名哲學(xué)家王陽明的得意門生,“萬物一體”、“天下一家”自有他的妙解。不曾想,眼下的這位少年卻別有一番釋說,這令薛中離十分欣慰。
薛中離用手一指后排的一位少年道:“林大欽,下課后,這個問題便由你來幫我解釋了吧?!?/p>
柯玉井轉(zhuǎn)身望去,只見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飄逸出塵的少年正沖著自己點(diǎn)頭微笑。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林大欽?今日既聆聽了薛中離的講課,又能見到林大欽,柯玉井真是喜不自勝。這林大欽天賦高超,才華橫溢,有關(guān)他曾經(jīng)作詩巧對薛中離的傳聞,柯玉井自然是聽過,沒想到今日能夠得一相見。
下課后,柯玉井與林大欽向老師薛中離辭別。
望著兩位學(xué)子遠(yuǎn)離的背影,薛中離心中暗嘆:“后生可畏也!”
柯玉井和林大欽同路,一路上兩人談笑風(fēng)生,相見恨晚。但林大欽沒有忘記老師的囑托,遂將他和薛中離是如何相識的,如此這般地一一細(xì)說了一番。
薛中離乃潮州龍溪都薛隴村人,正德十二年中進(jìn)士,次年請旨在東莆都桑浦山麓興修水利挖新溪。消息傳出,令林大欽的父母十分難過。原來,這林家有一塊維持生計的“香丁田”亦圍在挖溪標(biāo)簽之內(nèi),這塊田一旦被挖,日后將無田收租,生計艱難。
八歲的林大欽決定去找薛中離說情。
薛中離見是一個身著一身綠衣服,稚氣未消的孩童,便戲謔地笑道:“原來是一只小青蛙,我還以為是一個什么大人物來見我?!?/p>
林大欽一聽,也不示弱,他見薛中離穿著大紅的官服,便隨口說道:“我是小青蛙來找大熟蟹!”
薛中離聽了,十分好笑,便道:“早出日頭不成天!”
林大欽反應(yīng)十分敏捷,脫口說道:“日落西山無久時!”
薛中離心中暗吃一驚,再也不敢小視眼前的這個小娃娃。他沖林大欽微微一笑,問道:“你找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