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高橋知道心愿已了,十分高興,就盼望著柯家少夫人早些去京城團聚。于是,一邊苦等出行的日子,一邊也和太子李鮮一道參禪打坐,陪伴晨鐘暮鼓。一晃七七四十九天即將過去,柯府那邊還未見動靜,高橋急了,央求智臻長老遣人上門打聽。長老派去一個小沙彌問話,不久回來,說老夫人有交代,說孫少爺太小,怕經(jīng)不起路途顛簸,再緩些日子。高橋無奈,只得再等,又是一些日子過去,李鮮代母吃齋念佛時日已滿,李干已派使臣來催太子速速回國。高橋見了,嘆口氣道:“如此念幾句經(jīng),吃幾天齋,也算盡孝道?”太子驚聞,問道:“那依高兄之見,何以算作孝道?”高橋道:“我見你悟性極高,不如與我一道前去京城拜柯玉井為師,那時,你有了高超的醫(yī)術,還怕你母后生病不成?”太子低頭細思,心道:“高橋之言有理,我朝鮮國雖不缺名醫(yī),然醫(yī)術卻不能與大明醫(yī)生相比?!毕氲酱?,遂對高橋道:“高兄所言極是,我愿與你一道學醫(yī)去?!备邩蛞宦?,甚是歡喜,一來,他與太子相處日久,已有兄弟情分,二來,學起醫(yī)來也有個陪伴。
說來也巧,次日,柯府下人來告之智臻長老,說少夫人近日要去京城,請高御醫(yī)早做準備。于是,高橋和太子二人備好衣物,只等出發(fā)。
少夫人黃薇淑之所以近日要去京城,只因翁萬達此次回家省親,然后要去京城述職,且與家眷同行,黃薇淑與其同往,路中正好有個照應。
話說出發(fā)那日,一行人浩浩蕩蕩,黃薇淑抱著兒子,又帶了兩個小丫頭一路隨行,高橋與太子李鮮也一同前往。
且說途經(jīng)蘇州府,一行人擇了一家酒樓用餐,用罷餐,高橋要去小解,李鮮要與其一道,兩人剛從酒樓出來,忽見兩把明晃晃的刀子架在脖頸上,緊接著,兩人被強行塞進一輛馬車上,飛快地離去。
這邊,黃薇淑左等右等不見高橋和李鮮回來,心中甚急。不一會兒,孫二小姐過來,催著上路。小丫頭柳煙對黃薇淑道:“那兩人究竟是何來路,尚不清楚,也許,他倆早已去了別處,也未可知。小姐,我們還是快些跟著翁夫人一道走吧?!?/p>
黃薇淑聽了,心中雖然覺疑,也說不出什么,怕耽誤了大家的行程,只好點頭答應。
于是,一行人各自歸車轎,向京城進發(fā)。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