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弒君案血濺宮廷 受封賞御敵邊疆(1)

《太安堂演義》(上) 作者:卞正鋒


詩曰:

宿空房,秋夜長,吃桑飲露堪凄涼。

點孤燈,流星短,弒君殺王人心險。

話說許、萬二人正不知如何回答圣上是好,忽聽世宗道:“柯玉井為馮保醫(yī)病,用錯方藥,你二人可知曉?”

許紳一聽,連忙叩頭,疾呼道:“萬歲,臣對此事絕無半點知情!”許紳所言乃為實話,此事他真的是半點不知。萬邦寧是老實人,因此事他已經(jīng)知曉,今日世宗問起,他不敢有半點隱瞞,據(jù)實回稟。

世宗聽了,怒道:“依照律例,此事該如何處置?”

萬邦寧忙叩頭道:“萬歲,念在柯玉井初犯的份上饒過他此一回,也好讓他戴罪立功,醫(yī)治天下患者?!?/p>

世宗哼了一聲,冷笑一聲道:“饒過他這一回?說得輕巧。還有你們二人也有失責(zé)之罪,又該如何處置啊?”

被世宗如此一問,萬邦寧頓時語塞。

世宗正要大發(fā)龍威,恰此時,一名太監(jiān)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這世宗聽了,臉上立時掃了陰霾,起身對許、萬二人道:“此事朕先給你二人記著,若再有此事發(fā)生,朕定治你二人重罪?!毖粤T,一揮衣袖,回后宮去了。這邊,許紳和萬邦寧連忙用手擦去額頭上汗水,嚇丟的七魂才回來六魂。而一旁的嚴(yán)嵩卻是憤恨不已,眼見得圣上就要處置柯玉井了,誰料想,那位公公一番耳語,就大事化小,不了了之。心中暗道:“真是氣煞老夫了!”

嚴(yán)嵩不知其中原委,原來世宗皇帝篤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術(shù),一心求長生不老。此時,恰逢那煉丹道士煉好丹丸,盼著萬歲快些服用,便差了小太監(jiān)來回萬歲,世宗聞言,心花怒放,哪里還有閑心管此不痛不癢之事,遂敷衍幾句,草草收兵,享用丹丸去了。只將三人丟在朝堂之上,慶幸的慶幸,生氣的生氣,不在話下。

且說柯玉井經(jīng)此一遭,行醫(yī)治病甚是小心謹(jǐn)慎,不敢有絲毫馬虎。是日,柯玉井為景王醫(yī)病回至太醫(yī)院,忽見李時珍迎將過來。李時珍將柯玉井拉過一旁,悄聲相告,他已獲得準(zhǔn)允,不日回鄉(xiāng)??掠窬犃?,吃了一驚,急忙問幾時回。李時珍笑道:“再也不回,從此做一逍遙民醫(yī)。”柯玉井不知就里,問道:“凡事皆有因果,不知你究竟是為了哪一樁?”李時珍嘆道:“為御醫(yī)者,處處風(fēng)險,如履薄冰。好比兄此次剛剛逃過一劫?!笨掠窬溃骸按嗽掚m甚為有理,然,你此一走,不知何時方能相見?”李時珍道:“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你我兄弟有緣,他日定能再相見?!币娍掠窬荒槻簧嶂?,李時珍方道出此次回鄉(xiāng)原委。原來自那日為皇太后醫(yī)病,李時珍因見太醫(yī)們藥方中的用藥多為《證類本草》上的藥草,而《證類本草》上的藥草則多描述不詳,且有錯誤之處,便暗下決心親寫一部完善本草,目下已想好書名,命其名曰《本草綱目》,主意一定,立刻行事,只待放歌鄉(xiāng)里。

柯玉井聽了,對李時珍更加敬佩有加,雖分手有些不舍,但還是十里長亭送別。

且說黃薇淑早早起床,對鏡梳妝,丫頭柳煙走進(jìn),從黃薇淑手中接過梳子,幫小姐仔細(xì)梳理頭發(f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