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蘋果公司推出了iPod (蘋果音樂播放器)。這種MP3 (一種音頻壓縮格式)音樂播放器不是市場上第一款便攜式音樂播放器,(還記得索尼隨身聽嗎?)雖然它從電腦上下載和傳輸音樂的速度更快,但這并不是它最大的閃光點。喬布斯打算用產品尺寸作為演講的噱頭。
“iPod 有何獨特之處?”他對觀眾說,“它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其超乎想象的便攜性。iPod 只有一疊卡片那么薄,精致小巧,比大多數手機都要輕,但這還遠遠不夠……有了這個神奇的小設備,你能把1 000 首歌曲裝進你的口袋里,我正好就有一部?!闭f著,喬布斯把手伸進口袋,拿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能存儲1 000 首歌的音樂播放器。
喬布斯也是把數據變成演講噱頭的天才。蘋果公司的其他管理者沿用了他的這一技巧,用新奇的方式發(fā)布數據,為數據增色,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iPad Mini (蘋果小尺寸平板電腦)發(fā)布會上,蘋果公司市場營銷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 )說,這臺平板電腦“厚7.2 毫米,比iPad4 (蘋果第4 代平板電腦)還要薄1/4”。席勒知道,這一數據本身不會給人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他選擇用一種新奇的方式發(fā)布它?!耙簿褪钦f,它的厚度僅相當于一支鉛筆的直徑尺寸”,與此同時,幻燈片里的iPad Mini 旁邊出現了一支鉛筆?!八闹亓渴?8 磅,比上一代iPad 輕50% 還多,只有一本便箋紙那么重。我本來想說是一本書,但相比之下,書顯然太重了!”我曾向報道過那次發(fā)布會的一些博客寫手提及席勒的演講,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忘記了這款平板電腦的確切尺寸和重量,但都記得那支“鉛筆”和那本“便箋紙”。席勒發(fā)布數據的新奇方式制造了一個讓觀眾情緒激昂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