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研究報告說,心理自我保護機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動中,其功能類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統(tǒng)。其實從上述的兩個小事例中也可以看出,當人們由于某種原因?qū)⒁蛞呀?jīng)陷入緊張焦慮狀態(tài)時,就想通過謊言來使自己擺脫這一境況。這種原因引發(fā)的謊言,我們可以將它稱為自我保護機制謊言。
常見的自我保護機制下的謊言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出于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動機壓抑下去而說一些謊言
在伊索寓言中有個《狐貍與葡萄》的故事,說的是那狐貍本來是很想得到已經(jīng)熟透了的葡萄,它跳起來,沒夠著,又跳起來,沒夠著,再跳起來……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夠高,這也算是一種“挫折”或“心理壓力”了,此時此刻那狐貍該怎么辦呢·若是一個勁兒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還是跳不到那葡萄的高度。于是,那狐貍說:“反正這葡萄是酸的?!毖酝庵馐欠凑瞧咸岩膊荒艹?,即使跳得夠高、摘得到,也還是“不能吃”,這樣,狐貍也就“心安理得”地走開,去尋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2.出于某種企圖說服自己而說謊
我曾審訊過一個犯罪嫌疑人,他被指控販賣毒品。
問他:“昨天晚上11點,你在哪里?”
他會說:“我在家看電視呢。”
“和誰?”
“我一個人。”
“在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
“我忘了?!?/p>
問了他好多問題,他就是沒有一句實話。因為他清楚,他必須說一些證明自己不在現(xiàn)場的話來為自己脫罪。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如實交代,我們就會讓證人或者一些證據(jù)出來說話,讓他知道我們掌握了他犯罪的證據(jù),讓他老實交代自己的罪行。
3.出于逆反心理而說謊
有位好萊塢明星因拍攝某系列的電影出名后,說自己其實跟其他一些明星一樣,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而痛恨接受采訪。而且她也承認有時在采訪中說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坝袝r我會說一些謊話來騙那些對我的生活分外感興趣的人離開——也就是說我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媒體的錯誤報道;對于這一點我比較后悔。但是我也不會就此放棄和他們的抗爭,他們打不倒我的?!?/p>
4.為了推卸責任而說謊
我的同事尼古拉斯要向總部提交一份提升聯(lián)邦警察薪水的方案,晚飯后,他和他的上司伯特一起核對一遍最終方案。上司表示整體上做得很好,但向尼古拉斯提出了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報告中明年基本工資上漲率寫的是4%,他要求改為6%。上司認為,基本工資的漲幅至少要和物價漲幅相當,這樣才合理,那些警員才能兢兢業(yè)業(yè)地為警局工作。
對此,尼古拉斯表示反對,認為在經(jīng)濟不景氣的狀況下,4%已經(jīng)算漲了不少。上司仍然堅持認為改了比較好。尼古拉斯無奈之余,只好按照上司人事經(jīng)理的指示,將基本工資的上漲幅度改寫成了6%。第二天,尼古拉斯把報告提交給了總部,剛開始一切進展順利,總部對尼古拉斯的方案感到滿意,因為他們也想著如何給聯(lián)邦警員漲薪水。但是,在漲多少的問題上出現(xiàn)了分歧。
總部官員說:“基本工資提6%啊……是不是太多了?4%應該比較恰當吧?最近國家的經(jīng)濟狀況不是很景氣啊?!?/p>
尼古拉斯:“確實,我認為也有點困難,但為了激勵同事們努力工作,所以我就提高了一點?!?/p>
總部官員說:“也不無道理。伯特,你以為如何?”
伯特:“是的,您說得對。尼古拉斯似乎還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我早跟他說過,要站在國家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其實我昨天也跟他提過意見了,說提高4%比較好?!?/p>
總部官員說:“就是說嘛……”
防御性的謊言盡管有自欺的一面,但它同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武器。就像螃蟹或者烏龜外殼的功能一樣,它能讓說謊者心里感到安全或舒服。在生活中,這一類的謊言到處都是。如果你能像FBI探員一樣細心觀察周圍,就會發(fā)現(xiàn)你剛才聽到的十句話中,至少有一句是這種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