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舊體詩詞,首先應(yīng)當掌握其結(jié)構(gòu)形式,這對于閱讀、欣賞、寫作,都是必具的基本知識。
先談詩句的結(jié)構(gòu),第一就是句法。當然,詩可以有不同長短的句子,但這是不常見的,可以慢慢再談。一般來說,不外無言、七言兩種。五言就是五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字一句。不過詩的句子與散文的句子不同,總要兩句才能算一個整句,也就是說:上句是沒有韻的,下句才有韻。必須包括有韻的在內(nèi),才能算詩的一整句。舉例如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五言詩,前兩句末一字是“流”字,后兩句末一字是“樓”字,“流”“樓”協(xié)韻,所以前兩句是一整句,后兩句又是一整句。
大凡單是一句不能把意思說明白,總要兩句才能完整,比如這首詩的第一句能不能說明一個意思呢?當然不能。若是配上第二句,就勾畫出一幅遠景的圖畫來了。這就成為詩了。尤其是第三第四句,更可以看出,一拆開來,便不像句話。因為作詩的人是說:如果欲窮千里目,就必須更上一層樓。沒有下句,單是上句怎能成立呢?
由此可見:詩的句法要有確定的規(guī)律,五言就是五言,七言就是七言。意思是活的,句法是死的。但是又要把活的意思在死的句法中表達出來,并不因為句法的約束和限制,就把意思也變死了。上面一首的第三四句,正說明詩句的死板和詩意的靈活。
人所要表達的意思是變化無窮的,而詩句的格式又這樣簡單,怎樣能作得出詩來呢?這當然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明的。但也有幾點可以先介紹一下。
第一,一句不夠容納的意思,可以分在兩句中容納。兩句還不夠,可以衍成四句,總把它說明白才算數(shù)。
第二,詩中所用的字是可以自由伸縮的,長得可以縮短,短的也可以拉長。有些字在散文中不能沒有而作詩卻可以省去。
這樣一來,就不至于感覺句法的拘束了。當然,文藝這樣東西總是要通過人的智慧,精心烹煉才能成功,絕不能像說話一樣不假思索。不過只要抓住要點,得到訣竅,也絕不是什么非常困難的事。
句法簡單地談過了,現(xiàn)在再談?wù)路ā?/p>
詩的一篇,名為一首。怎樣才算一首詩呢?至少要像前面所舉一例,四句兩韻,不能再少了。
若要作成一首詩,必須具備下列一個主要條件。那就是句子必須協(xié)韻,讀起來才好聽??梢悦恳痪涞哪┮蛔侄紖f(xié)韻,也可以每一整句的末一字協(xié)韻。前者不是常見的,一般總是用后者的辦法。像上述的例子,“流”、“樓”協(xié)韻,都在整句的末一字上。這個例子只提示最短的章法。當然不限于兩句有韻,推廣到六句、八句,以至更多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