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是在12年前,19歲的林若蘭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
她原本是想去上海的,但媽媽說北京是首都,要去北京。于是她就順從了媽媽的意愿,以優(yōu)異的成績擠進了北京這座城市。
她說:城市很大,靈魂擁擠。
有時,人們根本就不知道,一不小心就會與某座城市結(jié)緣,然后,怎么也走不出去了。
她出生在四川的一個小縣城里,風景很美,天藍水清的,云朵就飄浮在半山腰上,遍地的野花,沒有像北京這般車水馬龍。也就是在她剛到北京的第二天,聽媽媽說家鄉(xiāng)被規(guī)劃成旅游風景區(qū)。她心想:為什么人們要以破壞大自然為代價回歸自然?
在入校的第一天,她交了一個朋友,名叫柳枝。那是在教室里,她剛坐下,有個人從背后拍了拍她的肩膀,很激動地說:“你的麻花辮很時尚耶!”
她連忙轉(zhuǎn)過身,看到了一個笑得像花一樣的女生,很興奮地看著她。她憨憨地笑了笑說:“這是我自己編的?!?/p>
“你自己能給自己編麻花辮?”
“是啊,小時候都是我媽給我編,后來,我自己也學會了?!绷秩籼m有些得意,雙手還輕捋著兩條長辮子。
那女生也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短發(fā),怏怏地說:“等我的頭發(fā)再長些,你教我?”
“好啊,我會三種花式,如果是給別人編,我能編出五種花式呢?!?/p>
“你叫什么名字,不是北京人吧?”
“我叫林若蘭,四川的,你呢?”
“柳枝,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彼樕细‖F(xiàn)出北京人特有的驕傲,但不會讓人生厭。后來柳枝說,她的名字是自己起的,絕不會和人重名。
柳枝比林若蘭大兩歲,父母都是收藏古玩字畫的,從小就耳濡目染,她對字畫特別感興趣,而且還很有研究,簡直到了著魔的地步。閑暇時總會逛大大小小的畫展,現(xiàn)在,她正把目光轉(zhuǎn)移到了國外的作品上。家里收藏的中國古字畫琳瑯滿目,隨便拿出一件,她都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兩個小時,林若蘭見識過一次,到現(xiàn)在還心有余悸。
別人的偶像不是作家就是明星,柳枝只喜歡宋朝的李清照。有時,她會跟林若蘭念叨著,說她如果能穿越到古代,李清照收藏的那么多珍寶就不會毀壞在戰(zhàn)火中了,多可惜啊。
當然,李清照也是一個才女,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文,柳枝絕對是一個鐵桿的粉絲,每一首詞她都能信手拈來。作為柳枝的朋友,林若蘭收到了她送的一本李清照的作品集,看了一遍后,只記住了幾句,不過,她倒是喜歡上了綠肥紅瘦的海棠花。
在不知不覺中,友誼就開始了,林若蘭搬出了學校宿舍,住進了柳枝的公寓,兩個人從此形影不離。那時的林若蘭話不多,也沒有什么主見,單純得像一張白紙,柳枝經(jīng)常帶著她去看畫展,她是去看熱鬧的,柳枝是去尋找寶貝的。雖然不懂畫,但也賞心悅目。
那天沒有什么特別的,吃過午飯,柳枝就帶著林若蘭參觀一個美國當代藝術(shù)畫展,希望能有所收獲。有時,林若蘭不明白為什么柳枝要花上萬塊錢買一幅畫,她印象里媽媽每次花大錢時眉頭總是皺著的,而柳枝不同,她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這一次,還沒有進畫廊里,柳枝就說:“我的錢包又在跳舞了?!?/p>
像往常一樣,她們各看各的,柳枝是認真仔細地看每一幅畫,而林若蘭則是走馬觀花地看,看了一遍后,就會找個地方坐下等她。來看這個畫展的人很多,她只是站在大廳的中央轉(zhuǎn)了個360度,就算是看了一遍,然后就朝著里面的小廳走去,那里人少,林若蘭一眼就瞄到了一個長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