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是混日子,對工作要有敬畏之心
當僅僅因為生計而工作,當工作不再有樂趣——當工作變成混日子,我們對工作的敬畏之心也就蕩然無存了。常有人困惑,白天看到的是別人的傲慢與無禮,夜里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空虛和無聊。生活仿佛很美,卻沒有神圣感,當我們眼中的月亮變成月球時,我們的心里就沒有了神話和敬畏。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對天的敬畏;孔子強調(diào)要“知天命”,就是對生活心存敬畏,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絲毫懈怠。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因為心中有所敬畏,有所敬仰。而我們平凡之人更應(yīng)該常懷敬畏之心,無論是對人,對生活還是對工作。
現(xiàn)實生活告訴我們,要滿足自己的生存所需,需要工作;想要獲取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需要工作;如果要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義,更需要工作。盡管,很多時候我們不想讓工作成為生活的全部,但它畢竟是我們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和一個必然的過程。每一種工作都有其不同的價值,那么我們到底想要從工作中得到什么?是解決溫飽,實現(xiàn)抱負?還是想擁有成就感,這一切都取決于你對工作的態(tài)度。
我們知道,人只有在不斷學習和發(fā)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這種發(fā)展依托于你能否在工作中放棄一些眼前的小利益,更多地去接受新知識,迎接新挑戰(zhàn),解決新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
只有敬畏自己的工作,才會嚴格要求自己,高標準地把工作做好;否則,就會“庸、懶、散”,工作毫無起色,甚至一團糟。通常而言,敬畏工作的人,都知道工作來之不易,因而懂得珍惜,會加倍努力。反之,則會認為工作來得很容易,因而不僅不加以珍惜,甚至認為自己大材小用、懷才不遇,從而產(chǎn)生怨氣,拿自己的工作當兒戲,滿足現(xiàn)狀、不思進取,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心態(tài),它不僅是阻礙你成長和發(fā)展的絆腳石,很有可能將你和成功永遠隔絕開來。
從一個滿懷激情的大學畢業(yè)生到一家紙品公司的普通員工,這個變化讓小可多少有些失落。他總認為自己的才能完全可以勝任中層管理以上的職位,然而現(xiàn)實的殘酷把他的夢想擊了個粉碎,以至于他有些厭惡自己這個“普通職員”的身份。因此,他對自己不再嚴格嚴求,不再努力進取,對本職工作采取一種無所畏的態(tài)度,認為成績大小無論做好做壞都是個小小職員,看不到出頭之日。在這樣的想法中,小可迷茫地混過了一天又一天。所以他工作了5年,薪水卻從不見漲。每當看到別人升職加薪他很著急,心理漸漸變得不平衡,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內(nèi)心的郁悶,當面向老板訴苦。老板說:“你在公司待了5年不假,但你這5年是混日子,你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其實1年都不到,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