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tài)度是一個人內(nèi)心的一種潛在意志,是個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情感、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外在表現(xiàn)。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工作軌跡,但都渴望成長。有的人通過努力成為單位的核心骨干,受到領(lǐng)導的嘉獎和賞識,有的人卻一直碌碌無為,始終看不到前進的動力。
工作態(tài)度決定工作成績,我們不能說具有了某種態(tài)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都有著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態(tài)度。事實上,從獲得第一份工作開始,你的工作態(tài)度已經(jīng)決定了未來的職業(yè)之路能走多遠。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jīng)有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剛進入公司時,吃住條件都不是很好,而且待遇一般,但這些都沒有影響他對公司的熱愛和對工作的熱情。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jù)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要寫上那幾個字。當時公司有很多人嘲笑他,他也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真名反倒沒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后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認真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于是,他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后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第二任董事長。
選擇一家企業(yè)上班,這是你的主動選擇,既然你做了選擇,就必須接受它的全部。阿基勃特正是明白了這一點,知道工作不只是為老板,更是為了自己。所以,他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進取,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譜寫出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其實,工作并不只為了“單位”,為了賺錢養(yǎng)家糊口,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將來,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生存價值。努力工作,好好工作,無論從哪方面講,我們都是贏家,而且是雙贏互利的。
“你在為誰而工作?”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難以回答的問題。所以,當你對工作不滿,開始推諉責任時,當你薪水不夠高,喪失工作激情時,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來靜靜地想想這個簡單而又包含深刻內(nèi)涵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快回答這個問題,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策劃好自己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的命運。也許我們該問的,不是你清不清楚你在為誰工作,而是你如何能熱愛自己現(xiàn)有的工作。因為愛工作,工作可以幫你成就一些愿望,實現(xiàn)你的人生價值;因為愛工作,你豐富了閱歷,拓展了空間;因為愛工作,將給自己交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