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越終究是把戴安攆出了小廚房,理由是,有她在,他沒法兒專心煮咖啡烤蛋糕,原本是一件靜心的藝術(shù),被她一攪和,簡直變成小孩子過家家。戴安笑嘻嘻像一頭小鹿跳出廚房,在小小的、只屬于他們兩個人的咖啡館里高興地轉(zhuǎn)了幾個圈。太多男人想盡辦法要取悅她,只有馬天越才能讓她如此自在、簡單、輕松地高興。那是發(fā)自肺腑的高興,就像小熊維尼抱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囊还廾?,心頭的幸福感擋也擋不住地往外淌。
角落里有一只老式的留聲機(jī),旁邊放著幾張黑膠唱片。她知道,馬天越喜歡到處淘這種古董級的“破爛”。她小心翼翼調(diào)整唱針,隨著美麗的圓形不斷旋轉(zhuǎn),低沉而曼妙的女聲帶著小提琴的幾多繾綣,緩緩流出。
“好春才來,春花正開,你怎舍得說再會。我在深閨,望穿秋水,你不要忘了我情深,深如?!?/p>
細(xì)算起來,戴安和馬天越的相識應(yīng)該倒退到兩年半前的那個夏天。彼時的戴安是名副其實的“夜店動物”,熱熱鬧鬧地參加派對,轟轟烈烈地傳緋聞,還用筆名寫些花里胡哨的情感專欄。因為她為人風(fēng)趣幽默,交際圈子又廣,身邊從來不缺少英俊多金的男伴追求。她來者不拒——事實上大多數(shù)都淪為朋友。她從不去探討“男女之間究竟有沒有真正的友誼”這樣沒營養(yǎng)的話題,但是她知道,很有幾個裙下之臣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她沒有索取過什么,不過是他們樂意付出罷了。男人的殷勤是女人最好的滋養(yǎng)品,她想不出理由去刻意拒絕。
就是在一次飯局上,她認(rèn)識了馬天越。
戴安清楚地記得,那晚的飯局上除了馬天越之外都是大報社里跑時政口兒的朋友。馬天越與其中一個是戰(zhàn)友,他們合伙開了家火鍋店,所以才有些不相稱地出現(xiàn)在那個圈子里。之所以說他“不相稱”,并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差,恰恰相反,他與其他人比起來,簡直是玉樹臨風(fēng)。很俗的一個詞,可是戴安只想到這一個。他個子很高,肩膀很寬,手臂粗壯,早先做特種兵時打下的身體底子完全沒有走形,雖然是商人,卻完全沒有苦心鉆營的市儈嘴臉,倒是凜然正氣,威武不能屈。他話不多,但是會冷不丁冒出一句特別逗的,把一桌子男男女女樂得前仰后合,他自己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深深吸一口煙,慢慢吐出煙霧,那煙霧后面就藏了一張帶著滄桑仿佛看盡世態(tài)炎涼的臉。戴安輕而易舉就醉了。
那晚的酒好,大家都喝了不少,紛紛說些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的義氣話,終于醉得東倒西歪。馬天越卻很清醒。他是山東人,打記事起就把白酒當(dāng)水一樣喝,放倒幾個編輯記者對他來說不過是用帶酒精味道的白水漱了漱口。戴安是大院子女,爺爺是“酒精沙場”的老將軍,爸爸叔叔以及同輩的哥哥們更是把她當(dāng)男孩子帶,從小就用筷子尖沾著特供的五糧液哄她,說是“酒中女杰”毫不為過。一桌子男女喝得都分不清鼻子嘴了,只有馬天越和戴安越喝越高興越喝眼睛越亮,最后,戴安湊到馬天越的身邊,她說:“兵哥哥,帶我私奔吧!”
他們真的走了,酒駕,開的是馬天越那輛半舊的切諾基。
車子一路飛奔,呼嘯向北,很快就上了八達(dá)嶺高速。已近午夜,路上的車非常少。他們的車速很快,卻有飛車黨一族時不時超越他們。雪亮的車燈忽地一閃,消失在前方,又留下他們在黑暗里,那一瞬間,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戴安甚至沒有問一句“我們?nèi)ツ膬骸?,馬天越也沒有說話,只是把煙銜在嘴角,微微瞇了眼,不時地往窗外彈一彈煙灰。戴安永遠(yuǎn)記得馬天越的側(cè)臉,干凈利落的平頭,剛毅的線條,榮耀的傷疤,放任不羈的笑容,和隱隱的、不易察覺的悲傷。
車窗搖到最低,夏夜的風(fēng)是粘的,熱的,卻撩人。
他們把音響開到很大聲,許巍的歌紛紛揚(yáng)揚(yáng)就灑了一路?!皼]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