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忠誠勝過生命(9)

沒有任何借口 作者:杰伊·瑞芬博瑞 路大虎


沈浩上有90歲的老母,下有幾歲大的女兒。但當組織上根據(jù)小崗村村民們請求,讓他再任3年村書記的時候,他無怨無悔地接受了組織的安排,留在了小崗村。為了改變村里的落后面貌,他常常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為小崗村把心都操碎了”。他是一個真正忠于黨和人民的共產(chǎn)黨員。

三、忠誠于信仰

1986年,沈浩在入黨申請書上寫下了這樣的誓言:“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黨和人民積極努力工作,密切聯(lián)系群眾,永做群眾中的普通一員,并在群眾中努力起模范帶頭作用……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將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甘愿犧牲自己的一切。”

沈浩說到也做到了,他無愧于自己的信仰。

2006年,沈浩的3年任期將滿。這時候,樸實的小崗村村民們被沈浩任勞任怨、無私無畏干實事的精神感動了。他們輾轉找到安徽省財政廳和選派辦,用按滿98個紅手印的申請書表達了希望沈浩留下的請求。

沈浩考慮到家庭的實際情況,曾有過猶豫,但他最終選擇了留下,成為當時安徽省唯一連任兩屆的選派干部。為小崗村,他愿意再拼上3年。有人問他,放棄優(yōu)越的條件到農(nóng)村,圖啥呢?沈浩回答:“我是黨員,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崗位,黨的決定就是我的選擇。”

小崗村村民對外人講得最多的就是“我們離不開沈書記”。2009年秋天,眼看沈浩的第二個任期又要結束了。村民問沈浩:“你給我們說個實話,到年底,你還愿意留下來嗎?”沈浩笑了:“只要你們歡迎我,我愿一輩子留在小崗!”

一語成讖。

沈浩積勞成疾去世后,小崗村村民們將印滿紅手印的“請愿書”遞到上級組織和家屬手中——請回沈浩同志骨灰。他們用這種傳統(tǒng)觀念中最隆重的方式,表達了對沈浩的肯定和不舍。

忠誠于信仰,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最大政績。

延伸思考

一、在忠誠于組織的同時,如何保持個性化和人格獨立?

很多棱角分明的人在組織里打磨一段時間之后,都成了圓溜溜的鵝卵石,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有人認為這是“中庸之道”的處世哲學,然而同質化的成員會使組織失去活力。

組織是一支隊伍,而不是一個標準化的車間。成員在組織中,各有個性、特長,在目標和信仰一致的前提下,組織成員的具體辦事方法應該各取所長,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更應該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優(yōu)勢。

二、如何防止從忠誠滑向愚忠?

我們提倡忠誠,因為忠誠是高尚人格的必備素質,也是組織戰(zhàn)斗力的有力保障。從古到今,人們都為忠誠唱贊歌,樹豐碑。忠誠沒有錯,但忠誠并不意味著愚忠。

曾子強調“事君能致其身”,忠誠的臣子要能夠為君主而死。但那是有條件的,忠誠不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君主是非不明,還要為他盡忠,那就是愚忠。

忠誠首先要有對是非曲直的判斷,基于正確價值觀的忠誠,才是促進組織進步的忠誠。毫無原則的愚忠最終將葬送自己和組織的未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