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自己的人生(1)

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 作者:Susan Kuang


當Susan告訴我她要辭職做斜杠青年的時候,我很高興。因為我知道,她想明白了自己應該干什么,她成了一個真正對自己負責的人,她會有屬于自己的人生。

對自己負責,過自己的人生,看似是一件人人都在做的事情。環(huán)顧周圍,大家好像都在干自己該干的事情。然而,仔細想一想,我們真的是在對自己負責,過自己的人生嗎?

人性里有一條亙古的法則,就是從眾。在多數情況下,跟著別人走一條現成的道路,風險是最小的。在遠古時代,風險往往意味著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是不可承受的,所以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是從眾的。當你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看看別人,那就是榜樣。

然而從眾的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它讓人們活著其他人的生活,夢想著其他人的夢想,哪怕你是一條魚,在猴群里也要學著去爬樹。今天,在這個物質相對豐富,安全相對有保障的年代,大多數人還是像自古以來那樣,寧可過著別人的生活,不愿意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經常會看到身邊和社會上,有無數工作壓力大到不行,喪失了健康快樂乃至輕生的人,他們真的是對自己負責嗎?

當然,你可以找一千種理由告訴自己,不應該離開一條所有人都覺得正確的路,哪怕你自己覺得很難受:

找一份工作不容易啊!我還能找到其他工作嗎?

如果不這么做的話,家人會擔心的!朋友會擔心的!

賬單怎么辦?房租怎么辦?貸款怎么辦?

其他同事比我還辛苦,他們不也繼續(xù)著嗎?

再堅持下去,也許就會好了……

這些,與其說是真實存在的理由,還不如說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障礙。世界當然是有限制的,我們不是每條路都可以走。從物理角度說,我們無法超越光速;從生物角度說,人體不能光合作用;從社會角度說,法律的威嚴不可觸碰。然而,只要回顧一下歷史就能知道,人類的生活在巨大的限制下,有著近乎無限的可能,很多看似的必然,其實遠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