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崔健成立七合板樂隊,出版首張專輯《浪子歸》。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張充滿了80年代臺灣民謠味道的專輯,和“搖滾”并無太大關(guān)系。那時的崔健剛剛25歲,咬字清楚,聲音順滑,和現(xiàn)在判若兩人,不少第一次聽到這張專輯的人都對崔健前后的聲音變化感到驚訝。
1986年,鄧麗君開始家喻戶曉,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新生事物的狂熱,更多的年輕人留長發(fā)或者半長發(fā)、燙頭,以有“三洋”錄音機、穿牛仔褲(喇叭褲)、跳霹靂舞為時尚?!皳u滾”一詞開始出現(xiàn)在部分年輕人當中,全國走穴的年代開始,走穴的歌舞團中開始出現(xiàn)電聲樂隊。“走穴”,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詞匯在搖滾樂歷史中異常重要,卻極少有人談及。那個年代還有很多與搖滾樂緊密相接的特定詞匯,成了當時演出市場中人們彼此聯(lián)系的特殊行話。演出叫“走穴”、勞務費叫“擋杵”、組織者叫“穴頭”,而“穴”也有不同的分類,沒拿到錢的叫“水穴”,特別火爆的叫“火穴”。
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經(jīng)濟急劇擴張,人民物質(zhì)生活改善,對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要求,演出市場空前繁榮。大多數(shù)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搖滾人的印象是掙錢多。不少知名的樂隊和音樂人都有過走穴的經(jīng)歷:唐朝、黑豹、許巍……這也是中國搖滾的啟蒙時代,崔健、劉元等人組成的“七合板”和孫國慶、臧天朔等人組成的“不倒翁”已經(jīng)小有名氣。1986年,北京舉行的“紀念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崔健唱響了《一無所有》,影響了那個時代包括西安在內(nèi)全國的搖滾樂。
那時的張楚默默無聞。他在學生時期已經(jīng)嘗試自己寫歌,據(jù)說《西出陽關(guān)》等就是在那幾年完成的。1987年,就讀于陜西機械學院(現(xiàn)西安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張楚輟學,只身一人去北京發(fā)展,并很快出版了第一張專輯,1991年,《姐姐》成為中國搖滾樂最為重要的歌曲之一。
張楚是西安搖滾樂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詞之一。在目前能見到的資料中,關(guān)于這個以孤獨著稱的搖滾歌手,很少有系統(tǒng)完整的信息,如果拿過去的資料和訪談拼湊,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有人真正關(guān)心一個歌手背后的故事嗎?答案一定是:不一定。
1988年,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發(fā)行的《西北風》橫空出世,震撼了一代人,以范琳琳的《我熱戀的故鄉(xiāng)》、崔健的《一無所有》、杭天琪的《黃土高坡》《信天游》最為突出,被認為是那個時代的“搖滾樂”。崔健在漢城奧運會的演出在中央臺播放,搖滾樂進一步出現(xiàn)在西安人的視野。同年,真正有記錄的第一支西安搖滾樂隊——瞬間樂隊成立(后改名為撞擊樂隊),主唱芬妮,吉他徐東坡,貝斯宋保利,鍵盤八斤,樂隊的成員在后來幾年一直活躍在西安搖滾樂名單上。這支樂隊的出現(xiàn),帶動了一大批人走上樂手的道路,自發(fā)舉辦的舞會成為樂隊的舞臺,學習樂器的人開始增多。其中很多樂隊和樂手,后來都參與到全國范圍的走穴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