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良善
良善意味著:我對別人好。我以他們原來的樣貌善待他們。這樣的良善要如何表達?我讓別人做他們自己。他們在我面前可以表現出他們最真實的自己,不用害怕我會去評斷他們。我們都喜歡做這種慷慨的人。
慷慨的人同樣也會對自己慷慨。他們善待自己最真實的樣貌,他們打從心底對自己好。因此慷慨的人會停留在原地嗎?或者他們對人與自己的良善會使他們變得更寬廣?由于良善是好的,所以它讓許多人、事、物變得豐沛。通常良善的存在本身就已足夠,像是太陽僅僅借由陽光讓萬物生長。
然而,良善會在比較之下消失殆盡。一經過比較,它便有高低之分,被認為是較好或者是不好的。而原先認為自己受到祝福的人們,也會開始顧慮自己在其他時候是否也變得只是稍好,或者甚至是不好的。良善因而不再為他們帶來益處。
真正的良善是對所有的事物都有益的。就像耶穌說到天父:他讓陽光照射至善與惡,他讓雨撒落至公正與不公正。
良善的人會同意與惡人和諧相處嗎?即使他威脅到別人的性命,甚至是以可怕的方式殺害他們?
良善的人是善待所有人的,因為他們也善待自己,甚至也因為他們察覺自己內在深藏的殘酷與邪惡。而那些看壞別人的人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當良善的人面對別人的邪惡與殘忍,進而使自己的邪惡與殘忍也跟著浮現時,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良善如同柔軟而徐緩的水流,穩(wěn)定涌現。再堅硬的巖石也會在一段時間后被磨得圓潤。最終,惡人與我們心中的那股邪惡對良善是無可抗拒的。這樣的良善是神的良善。最后,它會將磨得圓潤的巖石順著同樣的水流,經過同樣的涌泉,流向無可限量的良善的海里。
9 深處
每一份祝福都來自深處。地球上的萬物也都來自深處,靠其喂養(yǎng)進而茁壯,接著又沉入其中。它沉回一個更廣大、更長久的生命中。
這個深處是所有死者的棲留之地。從這個深處,死者又被帶回光明之中。他們是如何回來的呢?他們在一段時間里持續(xù)活著,直到再次沉入完滿的深處里。
一開始,我們看到深處的高度與距離。甚至當我們說到宇宙或者典型的無盡的距離,我們都說是深處。它的深度是深不可測的。
深度的思考是神秘的,而我們用以表達這些思考的文字也是帶有深度的。當我們聽到或注意到這些話語,只有一部分我們能夠理解,像是它們源頭的深度;譬如,“媽媽”這個詞。
死亡也是深沉的嗎?它有深度的力量嗎?或者它只是留存在與其有關的所有事物的表面,而沒有深處可言?它更像是一扇門,一個入?以及與其后事物的連接點?
智慧是深沉的,它來自見不到底的深處,同時也將我們帶往深處。如此一來,愛也是深沉的,深沉的愛。
它來自靈魂的深處。而愛也是從深不見底的深處而來。因為我們探不見底,它因而帶著飽滿與空洞。它拉引我們到一個從未填滿的空洞之中,因而它的吸引力總是持續(xù)不減。這個深處持續(xù)往更深的地方移動,毫無止盡。在深處中,表面與轉瞬即逝的事物是不會出現的,例如擔憂、罪惡感,得與失——以及所有的盡頭。
它們會再次浮現,并回到光亮之中嗎?新奇與意料之外的事物會從深處浮現。然而新的事物真的是新的嗎?誘惑是,它只是把過去的事物鏟在一起,從深處浮現出來,藏在新的事物之中?有任何事物真的是從頭開始的嗎?開始與結束難道不是同時的,每一次都不同,而每一次都更多?
我們要如何充實地活出我們的生命?我們只有從深處才能做到。我們在深處中立足,受其包圍和牽引,每個方向都沒有盡頭,如同深處本身。我們重新整理并組織我們的生活,填滿瞬時又掏空,但我們全然地待在那里,永恒地待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