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讀一本架構(gòu)非?;趾甑臅?,讀完之后對整體架構(gòu)沒什么印象,反而是其中某一個章節(jié)的某一個故事或者情境,會帶給我們特別多的啟發(fā)。比如說《饑餓的盛世》,它的作者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民間歷史學家張宏杰先生。這本書寫的是有清一代乾隆朝的整個政局,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其中一個小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張廷玉,安徽桐城人,字衡臣,號澄懷居士,29歲就中了進士,他老爹是康熙朝的大學士張英。
在他小時候,有家學淵源;當了官之后,還有老爹天天指點朝堂政治怎么玩;他自己稟賦又很好,氣度沉穩(wěn),一看就有人臣之相,幾乎就是給大清王朝量身定制的一個宰相種子,好機會就是給這種人留著的。
張廷玉33歲時,被康熙皇帝賞識,“奉旨侍直南書房”。
其實張廷玉在康熙這一朝當?shù)墓俨⒉淮?,最高只到侍郎一職,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部級官員,他真正飛黃騰達是在雍正爺當政的時候。
雍正一朝,“配享太廟”的榮譽
雍正即位元年,發(fā)現(xiàn)張廷玉這個人很能干,就提拔他當了正部級的禮部尚書,但是又不讓他去禮部上班,而是留在自己身邊“暫襄政務”。所以,張廷玉在雍正朝的13年,一直是雍正的大秘書。
后來張廷玉的官就當?shù)煤艽罅?,比如說首席軍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官前又掛了太子太保,還分管吏部和戶部。吏部和戶部在六部當中地位最高——吏部管官,掌人事權(quán);戶部管財,掌財權(quán)。也就是說,人和錢這兩個最核心的權(quán)力都掌握在張廷玉的手里。
張廷玉和雍正的私交也非常好。當然,清代皇帝有喜歡作秀的傳統(tǒng),雍正就經(jīng)常制造出一些非常戲劇化的情景,讓史官、近臣們傳揚出去,造就一段又一段的“佳話”。
雍正五年(1727年),有一次張廷玉生病請了幾天假。雍正皇帝就對身邊的侍從說:“我這兩天胳膊疼。”侍從驚問其故,雍正皇帝說:“我為什么胳膊疼呢?因為張廷玉就是我的左膀右臂,他現(xiàn)在生病了,所以我才會覺得胳膊疼?!边@件事就誕生了一個劇本,被四處傳揚,意思是君臣相得。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請假回老家省親,從北京到安徽桐城路上一來一去得走幾個月。雍正皇帝想他想得不得了,就用寫情書的筆法給他下了道圣旨:
朕即位十一年來,在廷近內(nèi)大臣一日不曾相離者,惟卿一人,義固君臣,情同契友。今相隔月馀,未免每每思念,然于本分說話又何嘗暫離寸步也。
大概意思是,我們君臣相守這11年,不曾有一日分離,現(xiàn)在卿家走得遠了,朕心里思念得緊啊!
這也是皇帝制造給外廷看的一段君臣佳話。
雍正這個人雖然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殘忍、不好伺候,但是他確實還有一點性情,喜歡把事做盡做絕,好要好盡好絕,壞就恨不得一刀一刀把你剮掉。終雍正一朝,碩果僅存的大臣只有兩位,一位是鄂爾泰,一位就是張廷玉。
雍正皇帝跟鄂爾泰之間也是如此。有一次他跟別人說:“朕有時自信不如信鄂爾泰之專?!币馑际钦f,我相信他,比相信我自己還厲害。雍正皇帝就是這樣的性格。他臨死的時候,扶著床邊看著這倆寶貝,怎么看怎么愛,都說好基友一輩子,可這一輩子也到頭兒了,怎么能永生永世呢?他就想了一招,臨死前下了一道遺旨,說鄂爾泰、張廷玉這兩個人死后“配享太廟”。
“配享太廟”可是當時為人臣者的最高榮譽,就是死了以后也可以做一個牌位,放在太廟里皇帝列祖列宗的神主牌的旁邊。這意味著,后世皇帝到太廟給自己的列祖列宗磕頭的時候,順便給他倆也跪了。一個人臣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榮譽,那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