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我是誰(2)

我是誰 作者:史蒂文·賴斯


欲望的根源

讓我們思考一下,這16種欲望是如何產生的,我們的個人經歷和文化背景又對它們有怎樣的影響。威廉·詹姆斯和威廉·麥獨孤認為,我們的基本需求都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這意味著我們對生活的需求是一種無意識的選擇,那些隱藏在深處的欲望都是自動出現(xiàn)的,只要我們滿足了其中一個,另一個就會浮現(xiàn)出來,于是我們又再度陷入了欲求不滿。

威廉·麥獨孤這樣寫道: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注定了要追求,要奮斗,要心懷欲望,全人類的追求都是相似的,唯有實現(xiàn)目標,才能滿足和消除那些驅動我們的沖動、渴求和欲望。這些目標不僅在人類社會中處處可見,而且與人類譜系鄰近的動物種群中也同樣存在。我們都需要食物、安全的藏身之所、朋友的陪伴、與異性的親密關系、擊敗對手取得成功和在組織中獲得領導權,等等。

蘇珊和我提出的16種基本欲望看起來都屬于麥獨孤提到的這些人類共有目標。比如,幾乎每個人都想要成功(對權力的欲望)、自主(對獨立的欲望)和知識(對好奇的欲望),等等。當然,也有少數(shù)不能納入普遍目標的例外情況,但我們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人都有這16種基本欲望,鮮有例外。

這16種基本欲望不僅在人類社會中處處可見,同樣也適用于與人類譜系鄰近的動物種群。我們與動物群體至少有9種共通的基本欲望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動物往往會探索自己的周邊環(huán)境,因為它們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動物囤積食物,因為它們也受到收集欲望的驅動;動物也有群體行動(表明它們需要社交);它們也養(yǎng)育后代(需要家庭);保衛(wèi)自己(需要反擊);交配(需要浪漫);表達恐懼(需要安寧);食欲和鍛煉。剩下的7種基本欲望與動物行為的聯(lián)系并不明顯,但在第2~4章里,我列舉了一些支持這種聯(lián)系的報告資料。比如,動物經常會把自己舔干凈,這其實是表達了對有序的欲望。幼鳥在窩內總是要引起注意,人類對社會地位的欲望可能就是起源于此。

事實是,幾乎所有的16種基本欲望在動物身上都有所體現(xiàn),這讓我們更加堅信欲望列表的重要性(見表1—2)。當我和蘇珊對此項研究實施調查時,我們并沒讓受試者回答他和動物共有的價值觀。我們根本沒有提及任何與動物有關的問題,而從我們的調查研究中得出的基本欲望竟然和動物種群中的如此類似。事實上,這些欲望在野外生存中可能具有生死攸關的價值,根據(j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不合適的種群在進化過程中可能已經被淘汰了,因此現(xiàn)代種群間才具有這樣顯著的相似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